游子吟改寫400字
孟郊生于湖州武康,家中清貧。他的父親是個小吏,要求孟郊以讀書求取功名為人生目標(biāo)。但是孟郊考場不順,四十多歲的時候,還要進(jìn)京趕考。
湖州離京城很遠(yuǎn),孟郊此去趕考,旅途辛苦是肯定的,而且還得在外過冬天。孟郊的母親心疼兒子,在他臨出發(fā)前的夜晚,還在趕著為他做過冬的棉衣。
微弱的燈光下,母親那憔悴的臉上,布滿了重重的皺紋。她一針一線地縫補(bǔ),每一針都飽含著對即將遠(yuǎn)行的兒子的愛。擔(dān)心兒子遲遲不能歸家,想著要給兒子帶上棉衣御寒,孟母不由得加快了速度,一不小心針尖扎破了手指?伤敛辉谝猓命c(diǎn)布一裹,繼續(xù)縫補(bǔ)衣服。直到東方泛起了魚肚白,終于縫補(bǔ)好了棉衣。孟郊起床,看到母親連夜趕著做好的棉衣和布滿血絲的雙眼,他情不自禁地想到:“母親大人,您的恩情就像那春天溫暖的陽光照耀著子女,子女像小草樣微弱的孝心,如何報答得了這份恩情呢?”
孟郊心中百感交集,揮筆寫下了這樣飽含深情的詩:
游子吟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