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作文1100字(2篇)
十年作文1100字(1)
她,用生命的最后十年完成了曇花般最絢麗的綻放。她,就是林徽因。
出身名門,少女時代隨父游遍各國,賞閱人世繁華。戰(zhàn)爭時期,曾困居李莊,穿著樸素,拎著瓶子上街打油買鹽。傾國傾城,著一襲白色紗裙,卻難抵病痛纏身,容顏更改。這樣的女子,無論從何種角度審視,都是一道別致的風(fēng)景。但最令我難以忘懷的是她生命的最后十年,那如曇花般開出了絕美花朵的十年人生。
1945年,當(dāng)人們沉浸在日本侵略者無條件投降的喜悅中時,梁思成陪林徽因到重慶檢查身體,大夫卻告訴思成,徽因?qū)⒉痪糜谌耸。但誰又能想到,就是這位滿腹才情,傾城絕色的奇女子用瘦弱的身體堅強活了十年,以非凡的毅力熬過了十年。而這十年,她并不是在病榻上度過的,她用這最珍貴的十年在中國古代建筑的研究上取得了重大成就,在自己最熱愛的建筑事業(yè)上留下了最濃重的一筆。
1945—1955,在這十年中,她完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的設(shè)計,完成了人民英雄紀(jì)念碑的設(shè)計,完成了傳統(tǒng)景泰藍工藝的挽救。同時,作為作家的她,也在這十年中創(chuàng)作了許多優(yōu)秀的詩歌。《給秋天》、《人生》、《展緩》、《年青的歌》等都是著名的作品,為中國的詩歌注入了生機與活力。她還撰寫了《天壇》、《頤和園》、《雍和宮》、《故宮》等一系列介紹我國古建筑的文章,為人們對古建筑的了解打下了基礎(chǔ)。這十年,她一直用堅強抵抗病痛,為的是可以完美的完成歲月賦予它的光榮使命。驕傲的她,一直全心全意的去完成,她不允許人生有太多的殘缺,她要的是無悔,是完美。
正是因為林徽因的樂觀與豁達,她才得以以最美的姿態(tài)度過這十年。她知道,她的人生容不得有半點放棄,因為任何的放棄都是背叛,都是辜負(fù),所以這個看似柔弱的女子,有著比任何人都好強的心,所以她的最后十年才繁花滿枝,碩果累累。她知道,她一直有徐志摩遠在天堂的思念,一直有梁思成近在身邊的寵愛,也一直有金岳霖不溫不火的記掛,有這些,她就有了力量,有了這十年來一直支撐她的勇氣。她還知道,人間的季節(jié)從來都是在不斷的變換,只有心中的春色可以不改容顏。能看慣草木的榮枯,秋月的圓缺,也能承擔(dān)得起人生的缺憾和聚散,正是這些理性,才讓她這最后十年把握得極有分寸,所以沒有太多的涂改。
著名作家白落梅這樣評價林徽因的這十年:“十年,她既孤獨又充實,既辛苦又滿足。她用十年的光陰創(chuàng)造生命里最后的傳奇,也用十年的忘記,來結(jié)束她與這紛繁塵世的最后緣分。”
當(dāng)一切繁華落幕,當(dāng)她終于耗盡了十年的時光,當(dāng)她真正做到了生如夏花般絢爛,死如秋葉般靜美,她這華美的一生,讓無數(shù)人羨慕不已。
這十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對林徽因來說,或許剛好。她用十年,給自己的人生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后人卻要用一百年、一千年甚至更多的時間來追憶她。我們更愿意以建筑師的角度來欣賞她,因為她在中國建筑史上的貢獻是永不可磨滅的。
十年,三千六百五十個日日夜夜,林徽因該無悔了吧!
高二:張冰玉
十年作文1100字(2)
十年不曾成為人們的話題,除了一首歌,給人無限的暢想,這會是誰的十年。如果沒有該留下的東西,或許會有幾分的悵惘與不知所措,如果一只貓在曬著陽光,這道問題就永遠沒有答案,除非它把身上的虱子抖落,這種壓抑而動態(tài)的美,也確實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
那是怎樣的十年呢,研磨著咖啡的醇苦,倦怠過零落的塵土,放肆了白衣與單車,最終卻也成就了這般深邃的平凡。想象著自己曾是一只鳥兒,在渺遠而空洞的夜空中駐足歌唱,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地變得像一棵猴面包樹,年輪在一圈又一圈的增加著,而這棵樹最終也只能靜靜地守望著,任這滿天星河揉碎了時光,撒在歸去的路上。
十年,從時間的維度上看,處于一個尷尬的地位,它似乎漫長的令人無法等待,短暫亦是詩人言語間便已匆匆而去。至于原因,讓人不忍深究,因為一切美好的東西,若是深究,就都約莫泛著銅臭味,而朦朧中泛出月色之感,倒反令人心馳神往。似若了如心中所想,埋藏著一個天山的酥油茶般暖心的故事,而人竭盡心力所苦苦追尋著的,也早已超出這段時光的本質(zhì),以至于所探求著的東西,已經(jīng)來不及去深思了,撥開了這團濃霧,美好的一如夜空純粹。
文革歲月,為人所嫌惡之安逸倒顯得十分珍貴,送行之日,倒是聲勢頗大,紅條幅如魔障般蒙蔽著人們的雙眼,卻也令人嗟嘆萬分。一趟列車,開往那些鄉(xiāng)野之地,倒也并非那么嚴(yán)重,不過是最普通的黑土地,以及一些樸實的農(nóng)戶們,或許是因為遇到不懂變通的一群可憐而糾結(jié)著的人們,這些個充滿活力抑或哀嘆連天的知青們,也算是嘗過一回生活的苦。十年歸來之日,有些人可以回來,有些人也就決定在那片貧瘠的土地上過活了。一趟列車,帶走了十年溫潤歲月,留得一地狼藉,滿目所見,都是充滿倦怠的眼神,一顆本是騷動著的心,蒙上一層石膏,變得堅硬而脆弱。這樣的十年,苦中作樂著,卻讓人不忍提及。倒不是不愿揭起這層瘡疤,不敢面對那些本末倒置之人,而是不想傷害一些本已受過傷的人罷了。
依然是一趟列車,潛意識中,似乎十年與列車誕生之初便已立下了什么約定似的,提到火車,倏忽便想到了貓,十年,貓與列車,這三樣?xùn)|西似乎本身便已經(jīng)是一首時間的詩了。卻是非常清晰地記得那樣一篇文章,一位乘火車的旅人在“貓之城”站下了車,白天,街上空無一人,他就那樣慢無目的地走著,走過了一座教堂,那是一座美麗的教堂,無論從貓的視野還是人的視野,這座教堂都是極美的,好似透著星光般,旅人戀戀不舍。到了晚上,這里卻變成了貓之城,旅人看著一群綠眼睛的貓如人般生活,自然受驚不輕,就沿著鐵路跑回去了。這個故事本和十年沒有關(guān)系,但我曾經(jīng)很認(rèn)真的思索過,這個場景總是似曾相識般不斷出現(xiàn),總是感覺旅人雖然在貓城里只待了一天,但當(dāng)他沿著這條路跑回時,已經(jīng)過了十年,而他也從一個小伙子變成了一個中年男人,在月下奔跑著,很奇異的一個場景,就像鯨魚在天空舞蹈。
十年,它承載著很多,可是如果拋去它所承載的不說,也就是一段不長不短,波瀾不驚的歲月。但回首之時,卻依稀記得那日淺白陽光,窗下薰衣草正盛。
高二:趙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