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葉扁舟
晨日初升,窗欞外的陽光格外地的明亮。空中棉白色的云,遮掩了朝陽的光魅,稀疏地投影在了我靜謐的波心,隨著思緒一同晃動著。
冬日的暖意的風顯得十分輕柔,悄悄地從窗縫里透了進來,輕掀起手心的褶舊的史頁。
在灝漫的歷史長河中。多少無數的遷客騷人、名人志士,秉持著奮戰(zhàn)的信念去追逐昔日的夢想。擺下一葉扁舟漫溯青山綠水。天邊一點紅的方向,一隅異彩,便是光明的呼喚,生命的追求。
何謂追求?追求是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尤未悔”的忠楚矢志。追求是司馬遷“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秉筆直書。追求亦是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超然物外。追求是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濟世情懷。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超然物外。追求還是蘇東坡“一蓑煙雨任平生,也無風雨也無情”的淡泊超脫。
泛舟于海,他們不忘為理想插上翅膀。
時光的沙漏穿梭回一八四零年的中國。就在六個月前,一位欽差大臣奉命到廣州“禁煙”。如山的煙具和鴉片被堆積在這,虎門海灘。是他,雷厲風行地查封鴉片;是他,采取了撤買辦工役、封鎖商館的措施;是他,挫敗了英帝的商務監(jiān)督和煙販的狡賴,收繳了英國商人的全部鴉片。使英國侵略者的商業(yè)利潤化為泡沫。那時自大地以“天朝上國”自居的國民,并未嗅出看似風平浪靜的海面上潛藏著地的危機。身躺在五千年文明的搖籃中酣睡。當日不落帝國的堅船利炮撞開了珠江口的木排鐵索,震天的火炮聲把愚昧無知的人們驚醒了。
是他,林則徐。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一個民族英雄,表明了’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民族大義。
隨著國內變法圖強的呼聲在列強的硝煙炮火中漸漸隱去。但在荊棘塞途、云霧迷蒙的大道上人們并未因此停止探索救國救亡的步伐。革命先行者——中山先生!皠(chuàng)立民國,平均地權是他一生的夙愿。推崇“天下為公”的民主理念,組建中國同盟會,欲救四萬萬同胞與水深火熱之中,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淵里解救出來。用革命的槍支讓“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黃花崗上的雨花石便見證了這一印記。
五四的烽煙彌漫了大江南北。似無垠的渺茫夜空閃爍著的明星。一群群風華正茂、書生意氣的同學少年紛紛請愿走上街頭,放飛了愛國夢。
每一段歷史傳奇的背后都有一位默默支持、中流砥柱的大人物。
可曾記得,自命清高、窮困潦倒的孔乙己,由忠厚樸實變?yōu)楣蜒陨僬Z、神情麻木的閏土?是的,他們是魯迅先生筆下的小角色,是封建社會的犧牲品。魯迅“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抱著“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的人生態(tài)度。
這位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加油助威的“啦啦隊隊長”,用筆鋒尖銳犀利的言語與侵略者和剝削者作斗爭。喚醒了民族的斗志,篤信中國人并沒有失掉自信力!
魯迅先生追求著在精神上解救人們的苦難,希冀著無數前仆后繼的革命者能探尋出一條真正解救中國的光明大路。先生筆下的中國精神經住了歲月的考驗,絲毫未因時代的改變而褪色。“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北闶瞧湟簧膶懻。是當之無愧的“民族魂”。
正因有了這些為夢想執(zhí)著追求者,腳踏實地地奮斗,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定能實現!
待圓夢時又是一番良辰美景。
人如山林燕雀、草木一秋,“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蔽ㄔ笖[下一葉扁舟,泛舟于海。不避大浪,掠過礁石。坐看”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篤信“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當拂過面頰的輕風泛起了泛黃的史冊,心緒愈加平靜了。我望著窗欞邊的視野,那兒有一片天地,仍是一葉扁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