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開眼前的門
當(dāng)我跋涉而來,滿身風(fēng)塵、氣喘吁吁,我面前的一這扇門,卻是見慣了行者的模樣,它寂靜不語,耐心等待我做出決定。忐忑嗎?欣喜嗎?畏懼嗎?都有,心中百感交集。深吸了一口氣,我上前把放在了門拴上,“吱呀——”
我們都最深切地明白這一路的坎坷,那些被荊棘與樹枝劃傷的口子,那些浸透了汗水的外衣,那些滾燙在眼眶中的淚水:我們也最感動于這一路的拼搏,那些咬緊牙關(guān)的堅持,那些握拳而發(fā)的誓言,那些來自后方的吶喊。倘若我們終得以站在這扇門前,為什么不推開它?為什么不大步邁向另一邊?
另一邊是什么?仍舊是路,卻是一條嶄新的、未知的路。著名小提琴家陳美在人生的第三十個年頭選擇與小提琴暫別,來到瑞士山買下一幢小木屋,閉關(guān)四年,摔傷、撞傷、骨折不計其數(shù)。當(dāng)她再次回到人們的視野,是以高山滑雪運動員的身份出戰(zhàn)索契冬奧會,世界矚目。陳美說,她要的絕不是舒適與安逸,而是創(chuàng)新與追求。
門與路永遠(yuǎn)相連,是起點,也是終點。我們當(dāng)然也會害怕,緊張,不安,但絕不怯懦。人生那么長,前路曲折蔓延,看不見真正的終點。難道要為現(xiàn)時的滿足所迷惑或是為之后的挑戰(zhàn)所懼嚇而停滯不前?我絕不。在這一扇門前有無數(shù)前人的腳印聚集,有的深入大地,帶著堅定;有的淺在表層,帶著從容;也有的徘徊難進,最終離去。但人生,注定是由一場又一場的跋涉拼成。
在推開門前,我會做好準(zhǔn)備,我會滿懷斗志,我會從容不迫,因為在這一場跋涉中我又淬成了一個全新的我,正與門后全新的道路相配。我看見自己的成長,有什么理由因膽怯而退縮?我清楚自己的提升,又為什么要害怕?前路或險惡,我卻不讓自己回頭。
通往夢想的路上確有一扇大門,但它只能阻擋不夠熱愛的人。去吧!就去推開這扇名為大學(xué)的門,去看看未知的學(xué)習(xí)、探索,去感受屬于我的遠(yuǎn)方。只要滿懷希冀、堅定與勤奮,那另一邊一定是明媚的、嶄新的、溫暖的、有挑戰(zhàn)的、向往以久的,未來。
“吱呀——”我來了,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