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大自然的啟示
長江滾滾,人生瀟瀟,如醉間高歌,似霧里看花,若夢中蹙眉,卻也是聽不真切,看不真切,思不真切罷。漫漫人生,無非紅塵走一遭,只求一份淡然與豁達(dá)的心境也好。
莫負(fù)東籬菊蕊黃
閑云,野鶴,人家;落日,東籬,菊花。在這充滿原始自然美的景色前,一位叫陶潛的詩者便吟詠出”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句,從此便是千古流傳,久唱不衰。千百年過去了,詩人的身影早已破碎在歷史的齒輪下,而那菊,仍兀自開得美麗。
世人不喜菊,無非是看不上它的花姿香容;世人不喜陶公,無非是不著眼于他的情懷;世人不喜悠然與寧靜,無非是做不到,無非是名與利放不下。雖說人生不過短短數(shù)十載光陰,可心中有物欲的人亦不能快意瀟灑,我只愿為那份悠然的心境而折腰。
山花落盡山常在
”紅消香斷有誰憐,花落人亡兩不知!彪鼥V間,一雙纖細(xì)蒼白的手將一捧泥土輕覆于落花之上,她便是多愁的別名----林黛玉。這女子最終還是香殞了,《葬花吟》之悲絕卻深入人心。在我看來,是無望的愛情也好,是殘酷的社會也罷,孤傲標(biāo)世,才情不淺的林姑娘是真真養(yǎng)成了不知豁達(dá)為何物的性子。
花落惜花,春去傷春,原本是自然更替的正,F(xiàn)象,至此也要生生化作一行憂傷的清淚。聰明如她,卻為何獨(dú)獨(dú)不明白“山花落盡山常在”的道理呢?花開花又落,輪回本來沒結(jié)果,不如捧一杯豁達(dá),滋潤靈魂罷。
應(yīng)似飛鴻踏雪泥
白雪皚皚,天地蒼茫,幾處印痕,不知緣由。驀然想起一首詩:“人生到處應(yīng)何似,應(yīng)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飛鴻那復(fù)計(jì)東西?”如此意境深遠(yuǎn)的詩,正是出自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之手。蘇軾,作為文人,他一心一意德行走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他問天問地問自己,探求著世事真理。終是在飛鴻踏雪中明白了人生的真諦:什么是人生?一切皆為偶然!因是偶然,才該淡然。
世事多變,人生無常。正是因?yàn)檫@路上充滿了太多的偶然,我們才更加需要懷有一顆淡定的心。執(zhí)一卷淡然,笑看云卷云舒。
大自然有心不能言語,遂化為千萬種風(fēng)光,讓人們極盡聯(lián)想。無論是菊花盛開猶帶情的悠然,還是山花落盡山常在的豁達(dá),抑或是飛鴻踏雪恩怨了的淡泊,無一不是人生之中的必修課程。
我們也應(yīng)該推開門窗,走到大自然里去看看,感受感受,想必會有所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