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花朝拾
8月10日這一天是農(nóng)歷七月十五,鬼節(jié)。
按照爺爺老家四川達縣的習俗,這天下午我陪爺爺去燒紙。
走在去爺爺家的路上,天空中時不時還是有如小孩胎毛般的小雨飄過,連續(xù)幾天不斷的漫天小雨,仿佛是上天的手在輕柔的撫摸著逝者的亡靈,撫平著存者心底的傷痛。
到了爺爺家,爺爺還在午休?粗郎弦呀(jīng)準備好的黃紙,和客廳正中央上掛著的奶奶慈祥微笑著的黑白遺像,心里不是個滋味。奶奶去世已經(jīng)三年多了,按照老家的規(guī)矩,遺像掛滿三年,就可以取下來了,可爺爺卻仍就還掛著,讓遺像上無一;覊m的掛著。
看著眼前的一切,我不禁想到了《詩經(jīng)·邶風·綠衣》中的幾句話:“綠兮絲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無訧兮。絺兮绤兮,凄其以風。我思古人,實獲我心。”
死亡,這個看見就會讓人毛骨發(fā)悚的詞語,意味著永遠消失,也意味著再無從觸及。斯人已去,那“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撼人誓言便以無復存在了。斯人已去,而留給存者的也就只有無盡的懷念了。
然而我想,這種懷念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生活的方式,而這遺像自然而然就成為了這懷念的表達形式。所以,對于爺爺來說,也許那人已去,卻從未真的離開。故去的奶奶任然居住在他內(nèi)心最富饒的地方,居住在他內(nèi)心最柔軟的地方。
雖然我不能體會到這三年多的時間里,爺爺心中的滋味是怎樣的,但是我覺得,爺爺是世上最不幸的人,同時又是最幸福的人。因為,奶奶已經(jīng)以另外一種形式活在他的生活里,讓他享受著雙倍的快樂,而只需承受二分之一的煩惱,讓他永永遠遠活在愛里,活在愛的記憶里。
所以,為了讓這愛的記憶更長久些,爺爺才會樂觀的一路微笑的走過了這三年。
所以,我這個早晨的采花人也很幸運,采到了這朱即使在夕陽下的也還不斷散發(fā)這自己的香氣的垂謝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