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情
愛花之人,無論何時花總在心頭綻放。愛生憐,憐生怨,既敗為何開?
——題記
世間之物,花長情。
春天,是細雨綿長,柳絮翻飛,花苞吐艷的時節(jié)。它會讓人不由自主的靠近柔軟,剖開內(nèi)心。傷感又憂愁,放松身體,等待毫無還手之力的侵犯,脆弱,綿軟。細密又粘稠的空氣四面八方的包裹住四肢,昏昏欲睡,乏懶又慵困。
那花那草那鳥叫如此輕緩,悠悠入夢。喚醒心,融進情。像恍然闖入的孩子,帶著小心翼翼的好奇和不知所措。就那么一點一點沉醉在未知里,淡定從容,信步閑庭。
中國人的四月入夢的是牡丹,“熱鬧到不避雜亂的花”帶著令人迷亂的慵懶氣息,沁人心脾。紅、粉、紫、白、黃,還有接近黑色的紫絳。是李唐來每代國人心底難以割舍的情。當(dāng)看到十停八謝的景象,怕是每個人心里都不好受。大勢已去。若只能看到萎靡看到頹敗,那還不如從未留佇,從未盛開,失望與痛惜漸漸涌入心頭。只是不知遙遠的霸王是否也如此心境。追及緣由,怕是天暖得過了,花期都亂的瘋瘋癲癲。世代而傳的規(guī)律,突遭變動,既傷了花,又傷了人。
但對于日本來說四月是櫻花的世界。那柔柔軟軟的櫻密密相連,也可成氣勢,逼人而來。云霧般繚繞在夢里。櫻花的花期極短,不去看怕辜負了花,去看卻怕被花辜負。那聲勢浩大的觀賞人潮里,又有幾人能愜意而歸?也罷,花兒只知綻放自己,無與倫比地盛大著,它開在那里等待每一個觀賞的人停留駐足。這便是它的不辜負了。說到底,花哪里懂得辜負?
可人呢?他們愛了卻又棄之不顧,他們諾了卻又置之不理。他們總會埋怨花不似曾經(jīng)般艷麗,但不知花嬌時人在何方?所以不要辜負每朵花癡心的等待,就算它不似滿天祥云密密繁開。
當(dāng)櫻與牡丹相遇相逢,這種感覺便成了妖魅。牡丹在眼前盛大的綻放,櫻在視線外裊裊婷婷,一高一低,一近一遠,成了細細密密相輔相勾的情。身處花間,眼耳口鼻,無處不被包裹壓迫,深深陷入。有種納蘭筆下“稱意即相宜”的韻味。那“攏盞花前沁心脾,酒未醉人花自益”的恣意灑脫。院深處那棵八重櫻緩慢又堅定地綻開,許是知道自己遲了,所以竟鋪陳成了“花天”盛景。若是只因遲來就能盛大,那么所有的等待都該值得;若花如此鋪陳,那所有的殘景都能明媚如新景。舊夢帶著“酒地”的薄醉在眼前;ㄌ炀频?又稱了誰的意,載了誰無法言說的情?
花開惑人愛,花落惹人憐。櫻落如雪最讓人心疼,風(fēng)過就落下大片若霜似霞。轉(zhuǎn)眼枝丫就空了,那花伴著塵土的氣味滿天滿地地傾灑。后主曾言,“砌下落花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花瓣于地面舒展書寫還未完成的篇章;,塵起,春已過,夏已來。倏忽而至的“立夏”驚了人的心,擾了花的情。
花在春天開,在春天謝!盎ㄖx花飛飛滿天,紅綃香斷有誰憐”?誰不憐?寧被辜負也要捧心而去,悵意而歸;麑ò耆艋橐鰧矍椋浠ㄊ菒矍闊o果,禿枝是無愛婚姻。卻終還是有那不離不棄的花纏住枝干,人間闔美。代代而去的春。
過去了也就如此,我們還有明天。
一千個春天在花間凋零,一萬場悲喜在心間悵惘。
多少代看花人都成了誰的追憶?
花為謝開,人為散聚。何來凋零?何來追憶?
世間萬物,花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