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的星星
著名的哲學(xué)家康德曾說:“在這世界上,只有兩樣?xùn)|西值得我們仰望終生,一樣是頭頂璀璨的星空,另一樣便是我們心中高尚的道德律!
起初我是困惑的,因為沒有見過書中絢爛的星河,也從未領(lǐng)略黑夜的美妙,因此是難以想象的。直到有一天,偶然的一次仰望,竟讓我癡怔了。
原來這就是星空啊,那沉黑的,深邃的夜空里,綴著點點繁星,他們聚攏著,又分散著,孤獨(dú)又驕傲地閃亮著,穿越上億光年,只為這一霎那寂靜的美麗,讓人情不自禁地落淚,又深深地敬畏。
那一刻,我仿佛能體會到每一粒星,孤獨(dú)地在宇宙中存在著,我仿佛能見到那四周茫茫的一片暗,上億光年的寂靜,沉默以及油然而生的悲傷和感動,我仿佛能體會到霍金先生所提及的那句“遙遠(yuǎn)的相似性”所帶來的震撼了。但轉(zhuǎn)而又覺得失落極了,想著“一生又能再見多少次這樣的星空呢”,一路便仰著頭回家,眼中盡是癡迷與留戀了。
還有多少人記得星空的美妙?
是了,如今科技漸漸發(fā)達(dá),人們隨之富足起來,眼見著城市中高樓取代了綠樹,汽車揚(yáng)起的塵土喧囂趕跑了清越的鳥語蟲鳴,灰色的城市中住著灰色的人們,只有夜晚中五光十色的霓虹燈越來越多,越來越亮麗,才能將這座灰色的鐵牢照亮,顯得不那么深沉可怕。
這是人類進(jìn)步的必然道路吧,有時我對自己這樣說。這只是暫時的吧,也許有一天,當(dāng)人類重歸自然,這樣美的星空,還會再出現(xiàn)的吧?
那么人呢?還會有人再去仰頭看那夜空,再去感受這茫茫天地間,黑夜的深邃,星辰的寂寞嗎?還會有人再為之震撼嗎?
《鹿港小鎮(zhèn)》中那句“臺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xiāng)沒有霓虹燈”聽在耳中是那樣的悲傷,記憶中遠(yuǎn)去的鹿港小鎮(zhèn)越來越多,孩子們漸漸成了三毛口中只知電視、手機(jī),卻連一支狗尾草也不愿親自摘取的“塑料孩童”,人們低著頭匆匆走過一片盛放的油菜花田,不再停留,也不愿再停留……
我忍不住地感到凄涼,仿若那夜空中結(jié)冰的月亮,沉默,孤獨(dú),思考著,計算起自己失去的星星,說不出一句話。
是啊,倘若星星再次出現(xiàn),倘若這夜空中再次綴滿點點繁星,還有幾人會駐足停留?我失去的,難道僅僅是星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