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生命限速,感受幸福人生
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
——題記
幸福是什么?有的人窮竭一生,摸摸索索,生命彌留之際仍反問蒼天:幸福是什么?是啊,幸福到底是什么?為什么有的人可以輕易抓住它:有的人卻永遠(yuǎn)也得不到它。有的人即使覺得抓住了幸福的尾巴,也是在瞬間灰飛煙滅的。
其實生活是無辜的,是我們自己為幸福的歲月平添了一刀兩斷。生活不是一場賽跑,而是每一步都宜細(xì)細(xì)品嘗的人生旅程。為生民限速降低生活的頻率,細(xì)細(xì)品味人生。
在生命中,喧嘩城市中忙碌久了,很難分出一點閑情逸致來體悟生命之本源,很難找到真實的自我。于是,喧鬧,碌碌無為逐漸占據(jù)了我們所有的生命空間!常有一種疲憊,焦慮,不安,不時襲向心靈深處,身居鬧市,早已遠(yuǎn)離了寧靜,遠(yuǎn)離了自然,遠(yuǎn)離了人生之來源,早已失去了心“靜”,靈魂“靜”。
為生命創(chuàng)造出那別致的“靜”。是為生命限速的前提。靜是一種感受;閑居靜處,一杯香茗,思緒飄飛,不覺靜由心來,四處散發(fā),淡而愜意。真正的靜,其實是一種境界,早就有諸葛亮的“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之說。意思是說:“在喧囂的塵世中,唯有靜才能開闊視野,在紛亂中看出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然后以明志、得志而大展宏圖。在寧靜中,為生命限速,走近人生的本源,感受幸福的人生。
孔子說: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也就是說,人要學(xué)會進(jìn)的前提就是思考,有了達(dá)到這種最高境界的志向,才能心靜,心靜才能安穩(wěn),安穩(wěn)后才能達(dá)到最高境界。
為生命限速,感受幸福人生,要求我們:不要一生奔忙,匆匆而過,以至于忘記:自己從何而來,往何而去?
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是一種智慧的體現(xiàn),是看透人生的智慧之舉。在喧鬧的忙碌中,分出一點閑情逸致,體悟人生之本源,從而感受人生的精彩,難道不是我們心之所想、心之所向嗎?
為生命限速,減緩歲月的步伐。在盛滿人生鮮花的青石路上,佇足兩旁,花香四溢,流連忘返,感受幸福人生給予的洗禮,沐浴人生的溫馨之浴。徜徉在無邊無際的坦然之中,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