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每個人證明自己的機會
給每一顆草以開花的時間,給每一個人以證明自己的機會,不要盲目地拔掉一棵草,不要草率地去否定一個人,那么,我們將會得到人生的臘蘭。
管仲和鮑叔牙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齊國人,年輕時管仲和鮑叔牙一起充了軍,二人相依為命。有一次齊國和鄰國開戰(zhàn),雙方軍隊展開了一場大廝殺,沖鋒的時候管仲總是躲在最后,跑得很慢,可退兵的時候管仲卻像飛一樣的奔跑。士兵們都恥笑他,說他貪生怕死,將領(lǐng)想殺一儆百拿管仲嚇唬那些貪生怕死的士兵。
關(guān)鍵時刻鮑叔牙站了出來,他替管仲辯護道:“管仲的為人我最了解不過了,他家有八十多歲的老母親無人照顧,他不得不忍恥含羞地活著以盡孝道。”管仲聽了鮑叔牙的這番話,感動得落下了熱淚,他哭訴道:”生我的是父母,而了解我管仲的,唯有鮑叔牙!“
兩年之后,管仲的母親病逝,他心中沒了牽掛,這才踏下心來為齊國效命,作戰(zhàn)英勇,很快就得到了提拔重用。
正是因為鮑叔牙給了管仲一次證明自己價值的機會,管仲才得以提拔重用,并成為齊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教育家。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獵時無意間撿到一本皺巴巴的《現(xiàn)代人》雜志。他隨手翻了幾頁,竟被一篇題為《童年》的小說所吸引。作者是一個初出茅廬的無名小輩,但屠格涅夫卻十分欣賞,鐘愛有加。
屠格涅夫四處打聽作者的住處,最后得知作者是姑母一手撫養(yǎng)照顧長大的青年人。屠格涅夫幾經(jīng)周折,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達他對作者的欣賞與肯定。姑母很快就寫信告訴自己的侄兒:“你的第一篇小說在瓦列里揚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大名鼎鼎、寫《獵人筆記》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就稱贊你。他說:‘這位青年人如果能繼續(xù)寫下去,他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欣喜若狂,他本是因為生活苦悶而信筆涂鴉打發(fā)心中寂寥的,由于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賞,竟一下子點燃了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價值,于是一發(fā)而不可收地寫了下去,最終成為具有世界聲譽和世界意義的藝術(shù)家和思想家。他就是列夫·托爾斯泰。
正是因為屠格涅夫?qū)α蟹颉ね袪査固┑目隙ê驼J可,給了列夫·托爾斯泰一次證明自己價值的機會,使他成為19世紀偉大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的杰出代表,俄國偉大的作家。
生活中,我們應該給他人充分的認可,肯定和支持,給每個人證明自己價值的機會,讓他們實現(xiàn)自己人生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