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自己,完善自己
自我完善是一種奮發(fā)向上的精神品質(zhì)。
讓勇氣和自信完善自我
做為一名大文學家犯這樣的錯誤,有人便會大呼小叫,指手畫腳,而在我看來,這并沒有什么大驚小怪的。人無完人,金無足赤,F(xiàn)實生活中每個人都無法避史犯錯誤嘛!本來,人類對任何事物的認識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犯一點錯誤也是很正常的。然而,一個人的自我反省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承認錯誤需要很大的勇氣,一個被虛偽粉飾的人是不可能具備這種精神的。
認識事物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越是對事物質(zhì)疑得多,就越能夠?qū)⑺J識得更清楚、更透徹。別人說什么并不重要,關鍵要有自己的主張和思維。誠然,人云亦云的鸚鵡學舌要不得,但在一事物的未知領域,任何人都可以大膽地想象、大膽地質(zhì)疑。只有當人類的思維空間不受限時才能對事物在認識上產(chǎn)生一場革命。當然,不假思索地妄加揣測并不是認識事物的正確態(tài)度。
蘇東坡看了王安石的"昨夜西風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后隨手寫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盡管東坡錯了,但他的這種錯誤是后來自己從實踐中發(fā)覺的,所以我說他的這種自信是可貴的。因為在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之前,他并沒有見到過被秋風掃落的菊花,也沒有聽到別人像王安石這樣說過,更何況前人對菊花鏖戰(zhàn)秋霜的崇高精神贊不絕口,那么有什么充分地理由讓東坡先生輕易相信王安石所說的一切呢?生活實踐使他發(fā)覺了錯誤,也使他重新認識了菊花。當蘇東坡調(diào)任黃州團練副使,某天發(fā)現(xiàn)菊園中滿地鋪金,枝上無一菊花后才知道:同為菊花,卻有落瓣和不落瓣之分。雖然這只是生活中的一點小錯誤,但我可以想象東坡先生在凋零的菊園中此刻地心表:他的心里十分內(nèi)疚,他對自己的輕狂放縱深感羞愧,他對自己所說的默默地承擔了一切過錯。更重要的是,他悟出了一條深刻的生活哲理:說話做事都得細致全面地了解后方可行動,切忌以偏概全。
對自己不要過于苛刻,不要追求盡善盡美。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也沒有完美的事。羨慕他人是無知,模仿他人是自殺。活著就要有自己的生活信念、人生宗旨,千萬不要去負擔虛榮的十字架,不要被虛假的事實所安慰。這次錯了,下次就有可能正確。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這樣反反復復地認識,總會使我們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從而不斷地完善自我。少年階段是塑造未來形象的最佳時期,因此,自我完善的意義尤為重票要。那么,我說說自我完善的主要入手方面吧!
其一,要多讀些好的書籍,從中汲取道德營養(yǎng)。高爾基曾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又說:“書籍為理智和心靈插上了翅膀!彼恼撌,說明了讀書對于自我完善起著重要作用。自我完善,要多讀好書。好書是規(guī)范人生的座右銘,好書是指導行動的指南針。
其二,從小處入手,培養(yǎng)自己的良好品德!痘茨献印氛f得好:“君子不為小善不足為也而舍之,小善積而為大善!币馑际怯械赖滦摒B(yǎng)的人,不認為小的好事不值得去做而舍棄它,小的好事積累起來就成為大的好事。荀子提過“積善成德”的修養(yǎng)方法,即一點一滴積累善行,日久天長便可養(yǎng)成好的品德。
其三,針對自己的缺點,采取切實可行的改正措施。在這一方面,前人的做法給了我們有益的啟示!墩摵狻分杏涊d,西門豹性子很急,他就經(jīng)常佩帶一根柔軟堅韌的皮條,以便提醒自己壓抑焦躁的情緒。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不少人采取了類似的做法。有的人記性不好,便用筆將要做的事記下筆記本或便條中。這些人提醒勸誡自己,努力克服缺點,逐步完善自我。
其四,持之以恒,奮力攀登從善,從善的巔峰。古人云:“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國語》)意為順從好的像登山那樣吃力費勁,而學壞則如江河崩潰,一瀉千里。可見,自我完善,必須要下功夫。
在長期的自我完善過程中,自我則求,自我改變,自我提高,是必不可少的。
大公無私、敬老愛幼、舍己為人、扶危救難、真誠善良、勤奮頑強、謙虛謹慎……諸如此美好的品德,是自我完善所向往和追求的目標。它們猶如從善之山顛的一簇簇鮮花,只有在自我完善過程中永不停步、攀登不止的人,才能采擷它,獲取它。持之以恒,堅持不懈,是攀登從善之山所不可缺的精神。
人人都可以通過自我完善達到理想的道德境界的能力。任何一個人,不管他的身份多么普通,經(jīng)歷多么平凡,或是受過什么挫折,跌過多少筋斗,只要嚴格要求自己,刻苦努力,在自我完善的道路上孜孜以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