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原來是這樣
記憶中的家鄉(xiāng)總是彌漫著白霧,早上的村莊清新空氣讓人格外清醒,每天不到8點鐘家門口就會有賣豬的人騎著摩托車挨家挨戶詢問要不要買豬肉.未過一會兒村民們便會成群結(jié)隊的一起去干農(nóng)活.下午4點早早的就收工了,到了旁晚夕陽的黃昏照耀在一片綠油油的田地,顯得整個小村莊的溫馨.如此美好的生活大概就是外婆口中說的幸福吧.
每年暑假回鄉(xiāng)下時,總會看到種在道路兩旁的水稻苗--被大雨沖刷過后的東倒西歪的水稻苗.母親這時候便會說:偷雞不成蝕把米,如是一開始精心栽培豈會被如此容易給擊垮.一開始總是不理解媽媽的這句話,直到有一次我向干農(nóng)活的阿姨索要一根苗,學著她把苗像玩飛鏢似的往土地上扔,妄想著能扎個準,卻總是扔的東倒西歪,此時便深深的領會到母親的這句話-原想輕松點只是把它給扎進去就完事了,卻未將它深深地扎入泥里,此刻輕松卻迎來日后的再次辛苦.農(nóng)民們重新整理完莊稼后嘴巴念念有詞,雖是埋怨但是更多的卻是來年豐收的期待,他們的幸福大概就是那辛勤勞動后的收獲吧.
每次回鄉(xiāng)下還未接近家門口,便能看到一個瘦小的身影坐在門口四處張望.家門前總會有許多雞在走,母親每次看到便忍不住小聲嘀咕:"自己行動不便養(yǎng)那么雞來干什么,自己又不吃,每次等到我們回來就殺那么多,我們在外面又不是沒得吃!唉."母親的心情我能理解,年邁外婆已經(jīng)七十多歲了,瘦小的身子,花白的頭發(fā),臉上歲月的痕跡著實讓人憐惜,更何況她獨自守著這偌大的老宅.母親和舅舅們曾經(jīng)百般請求她一起回城市,住在一起不僅能更好的照顧,還不用相隔幾百公里久久才見一面.但奶奶偏偏卻不愿意,她不喜歡大城市的繁榮,還有因不會普通話無法與人溝通的感覺,她像是融入不了這個城市一般,或許更多是因為她在這個小村莊已經(jīng)有太多太多的回憶.說到這些年的變化外婆總是能精神抖擻,滔滔不絕的說個不停,她對這個村莊,對這種生活的熱愛深深地感染了我.
其實,幸福很簡單.它或許是悠閑自得的生活,它或許是豐厚的成果,它或許是做著自己能做的事過著自己熱愛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