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讓一只公雞停止啼叫
每個人都渴望寧靜,就像我現(xiàn)在,那種尖銳刺耳的電鉆聲和悶雷般的砸墻聲就在我耳朵邊上一直不停地轟鳴,鄰居家正在裝修。
那個可憐的哲學家康德也遭遇了我同樣的困境。他常常被鄰居家一只整日啼叫不止的公雞打斷思路。誰能讓一只公雞停止啼叫?這個深藏不露的老單身漢終于忍無可忍,他向鄰居請求,愿以高價買下那只公雞。在鄰居奇怪的目光中,康德無可奈何,只好搬家。
很多大師級的人物都深受噪音之苦,納博科夫說他要住絕對安靜、沒有流行音樂的房子。旅居美國的女作家張愛玲也想有一個寧靜的晚境,可一位無孔不入的女記者搬來做了她的鄰居,只要張愛玲的門吱呀一響,女記者就像貓一樣溜了出來,跟蹤她。張愛玲不但得不到寧靜了,連隱私也沒有了。她也只好像康德一樣,搬家。不過,還是偉大的海明威先生最干脆,他在埋頭寫作時,聽見孩子們在花園里吵鬧。交涉無果,他摘下墻上的雙管獵槍,砰的一聲,打破了所有的寧靜,但接下來就會有長時間的寧靜了。海明威最后就是用這桿獵槍結束了自己,他也終于獲得了永遠的寧靜。
從一個沉思者的角度看,寧靜是一種境界。它與寂靜不同,寂靜太冷,太空,隱含著肅殺之氣。而寧靜是一種溫和恬靜的氛圍,似有如水的溫柔漫過心靈。這種感覺最適合思想者,透明得可以看見靈魂深處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