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
柔嫩的小草彎彎曲曲地從石縫里鉆出來,人們說,那是小草在追求陽光;蝸牛背著沉重的殼艱難地往葡萄架上爬,人們說,那是蝸牛在追求自然的賦予;人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努力學習,搏擊風云,人們說這是人在追求生命的光輝……
追求是我們前進的動力。我們每一個人,都要不斷地追求。我們常用“執(zhí)著”修飾追求!皥(zhí)著”一詞本是佛教用語,意思是對某一事物堅持不放,不能解脫。我們追求進步,追求成功。在這條追求的路上,往往不會一帆風順。曾經(jīng)風靡世界的球王貝利,有人問他哪個球踢得最好,他總是回答“下一個”。當他踢進一千個球時,有人問他同樣的問題,他仍然那樣執(zhí)著地寄希望于“下一個”,自信地說“第一千零一個”。從這里,我們不難看出貝利摘取球王這頂桂冠的追求歷程。他就是那些歌唱著“明天會更好”的勇于開拓的先驅(qū)之一,對于成功的追求,永不停歇。
追求需要勇敢堅毅。一個整天緬懷過去,害怕新事物,或是跌了一跤就一蹶不振的人,是難以到達成功彼岸的。為什么有的人胸懷壯志且有相當?shù)牟湃A,卻成不了大器呢?其主要原因就是在追求的路上被困難嚇倒了,沒有勇敢地堅持下去。而世界上許多有偉大成就的人,都是從布滿荊棘的道路上走過來的;蛟S他們與疾病斗爭過,在迷惘和痛苦中折騰過,但他們還是挺過來了。著名作曲家貝多芬在失去聽力的情況下,向世界宣告“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這位勇敢的闖將,終于用他激蕩人心的第五交響曲—輸動,實踐了他的宣言,證明了一個殘疾人的力量,更展示了勇士們的碩果。
當然,追求不等于成功,它的盡頭有成功也有失敗。有的追求,宛如一個肥皂泡,在環(huán)境的襯托與光的折射下,呈現(xiàn)出玫瑰般浪漫而溫馨的色彩。然而可悲的是這種夢幻式的思維模式卻不堪微風的輕擊,霎時破碎。在生活上持這種追求的人,就像害怕失敗而到漁場去釣魚的漁夫,即使曾經(jīng)輕而易舉地釣到一兩條大魚,可是最后等待著他的是什么呢?不懼怕失敗的漁夫,會把大海、江河這些博大的地域作為垂釣的“用武之地”,他會執(zhí)著、專注地守候在漁竿邊。因為他知道,大海、江河中的魚是豐富的,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在大海上翻騰的浪花,大海上與暴風雨搏擊的海燕,才是他的伴侶;大海中蘊涵著的無限湛藍.才是他生命追求的本色。弱的草芽兒追求陽光,會變成一株疾風中的勁草;蝸牛每天爬行不止,會充實健康。人,只要勇敢地,堅持不懈地追求,就會有完美的生命之花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