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話題作文:懺悔2000字
【作者簡介】
徐地銀 海南省骨干教師,中學語文高級教師,現(xiàn)供職于海南中學。長年任教高三,潛心高考輔導研究。在《創(chuàng)新作文》等多家報刊發(fā)表高考輔導文章100多篇,著有《徐老師教你寫考場作文》一書。在《小說界》《思維與智慧》《黃金時代》《新青年》等雜志發(fā)表小說、散文多篇。全國青語會會員,海南中學文學社指導教師。
懺悔話題 昭顯良知
【材料及話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人說,任何社會都有罪惡發(fā)生。人們對待罪惡的態(tài)度,反映著這個社會的集體良心狀態(tài)。18世紀法國偉大的啟蒙思想家盧梭,晚年在巴黎離群索居,寫下《懺悔錄》一書,成為西方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日本東史郎出版《東史郎戰(zhàn)地日記》,意在喚醒日本社會對侵華戰(zhàn)爭的集體精神反省和良心懺悔。被譽為“二十世紀的良心”的巴金,在*結束后,寫下了40余萬字、150篇文章的《隨想錄》,記錄了他對于“*”深刻的懺悔與反思,寫出了知識分子的良心與良知。懺悔,就是清洗心靈污穢,從而使靈魂得以凈化、升華。一個人,不懂得懺悔,就難以獲得實質性的進步;一個社會,不懂得懺悔,就會重演歷史性的悲劇。
關于“懺悔”,你有什么見解?你有什么獨特的體驗?請以“懺悔”為話題,自定文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思路點撥】
源于生活,關注人文,切近靈魂,是高考話題作文趨勢之一。20xx年的“誠信”,20xx年的“心靈的選擇”,20xx年的“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20xx年的“相信自己與聽取別人的意見”“快樂幸福與我們的思維方式”“自我認識與他人期望”,20xx年的“自嘲”“紀念”“位置與價值”等等,這些作文題的一個共性就是指向人的思想靈魂,關注倫理道德,注重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應該說,這種作文命題思路既繼承了“文以載道”的中國經典文論傳統(tǒng),又體現(xiàn)了新課程標準中高舉人文性旗號的思想,它在高考作文命題中仍有極強的生命力。20xx年北京大學自主招生作文題“貪官的檢討書”及本文“懺悔”作文題的命制,都是沿襲了這一思路。
1. 從文章的立意上說,考生應該肯定“懺悔”的正面的積極意義,而不要一味求新求怪求奇,輕易否定。
2. 選材往往決定了文體。究竟選什么材料,采用何種文體,還是要從我們最熟悉的著手。可以寫自己對一段刻骨銘心的往事的懺悔;也可以全新演繹文學、歷史甚至當代的一些人物形象,如文學人物陳世美、渥倫斯基,歷史人物項羽,以懺悔心情尋姐而轟動全國的當代大學生楊德超,甚至是一個有名的貪官等等,都可以拿來全新演繹。也可以解讀“懺悔”這個詞,將之寫成一篇哲理散文。不管寫什么材料,采用何種文體,都要以“懺悔”貫穿全文。
3. 這道作文題,傾向于靈魂解剖。所以寫這篇作文,獨白體、書信體、記敘文、微型小說、哲理散文是很好的文體。這些文體的運用成功,比較容易獲取高分。
【例文展示】
學會懺悔
□海南中學 李兆涵
很多人都覺得懺悔是個挺嚴重的詞,似乎只能用在死刑犯之類的人身上。
其實不然。
懺悔不同于后悔,那太淺;懺悔不同于懊悔,那太感性。懺悔是心靈的凈化,是生命的升華,是靈魂深處的柔軟被捶擊后的痛楚。
懂得懺悔是幸福的。當人做錯了事,侵犯了自己心靈的道德底線時,上帝安排的那個住在人心靈深處的看守——良心,就會拿出它的武器,一下一下扎著我們,讓我們從心底感到恐慌,而不管你表面如何偽裝。懂得懺悔的人把自己的過錯交出來,交給天地、上帝、佛祖、文字、墻、家里養(yǎng)的小狗,這樣他才可以得到心靈的救贖,正如《圣經》中所說:“當主看著你的時候,交出你心底的骯臟,你將得到救贖。”當然交給警察也行。
所謂生活的壓力其實不只來源于社會,更多的時候來源于我們的內心。我們每個人都犯過錯,小錯大錯乃至罪惡,從而心靈得不到安寧。一個心里得不到安寧的人,當然會覺得整天喘不過氣來。這時,我們要懺悔。在懺悔中凈化心靈,在懺悔中升華靈魂,在懺悔中提升自己,在懺悔中決然前行。
我們自然是無神論者,我們自然也不會迷信。但是,我們還是要學會懺悔。
學會懺悔,因為曾經給予他人的苦難;學會懺悔,因為千瘡百孔的地球;學會懺悔,因為多少被滅絕的生靈!
君子日參省乎己,然后有浩然之氣。
沒有神的時代,并不意味著就不需要懺悔。放棄了信仰,迷失了方向,沒有了理想,沉溺于表象,灰暗了燈光。我們要在懺悔中找回信仰,在懺悔中辨清方向,在懺悔中堅持理想,在懺悔中看透表象,用懺悔點亮新的燈光,開始新的遠航。
巴金是“二十世紀的良心”,那么二十一世紀呢?不需要良心了?我很喜歡將武與禪用來比喻科技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少林功夫每一項絕藝都有相應禪理化其戾氣。因為“武乃干天和,滅人倫之物。若無心境相應,走火入魔乃必然也!睕]有懺悔,其心靈就得不到凈化,從而跟不上物質的發(fā)展,失去正確意識的引導。如此,越高速發(fā)展的物質文明只會讓人類在喪失自我的道路上走得越遠。
因此,我們要學會懺悔,讓我們從頭再來,輕松上陣,走向明天。
【分析】
這篇文章圍繞“懺悔”,寫了現(xiàn)代人懺悔的必要性、重要性。語言整散結合,有詩意,有哲理,有力度。幾個短句獨立成段,為全文增添了波瀾。全文充盈著思辨的靈動。不足之處是有些語句讓人比較費解,內容還有點空。建議適當增加些文化史例,并運用排比句式列出,還可運用正反論證,從而使文章內容更加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