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心放逐于自然
延參法師曾經(jīng)說過:“換一種方式看世界,你會發(fā)現(xiàn)這世界與往日不同。你的世界就是你的選擇。”
面對泥沙俱下的社會,我們應(yīng)該讓自己的心放逐于大自然的牧場,而不僅僅是身體的逃離。
梭羅寫下了《瓦爾登湖》,因為不滿工業(yè)革命后喧囂的城市生活,他獨(dú)自一人在瓦爾登湖畔搭建小屋,劈柴種菜,享受了身心的寧靜!锻郀柕呛返某霭,不僅僅緣于他身體遠(yuǎn)離了城市,更因他有一顆充滿了寧靜的心。
正如林徽因所說,“真正的寧靜并不是避開車馬的喧囂,而是在內(nèi)心修籬種菊,盡管往事如流,每天任濤聲依舊!敝灰獌(nèi)心向陽,哪里需要通過改變周身的環(huán)境來保持內(nèi)心的純潔呢?
大隱隱于市,那是懂得隱世之道的人。寫下《走在人生的邊上》的楊絳先生,正是“大隱隱于市”的典型,她淡泊名利,寧靜致遠(yuǎn)!耙粋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懼怕傾軋排擠,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潛心一志地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彼m人在“市”中,心卻在大自然的牧場奔馳。
將自己的心放逐于大自然,你就會本能地體會到這個世界的美好無比:晴時滿樹的花開,雨天一湖的漣漪,席卷城市的陽光,穿過指尖的微風(fēng),入夜電臺播放的老歌,沿途山路綻放的影子。無論城市還是鄉(xiāng)村,這一切美好只有輕松寧靜的心才感受得到。
只有心,才決定你的情感所向。讓自己的心逃離城市,放逐于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