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玫瑰與白玫瑰
張愛玲曾用紅玫瑰與白玫瑰來形容愛情!叭⒘思t玫瑰,久而久之,紅的便成了墻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朱砂痣!
得不到的總是最好的,得到了的便不再那么珍惜。何止是愛情,“紅玫瑰與白玫瑰”的理論貫穿于生活。
有句話叫做“書非借不能讀”。從別人那里借來的書我們會珍惜,更加認(rèn)真去讀。因為不久之后就要還給別人。而我們自己擁有的書放在書架上許久,我們可能都未曾認(rèn)真閱讀過一次。因為我們已經(jīng)得到了它,不再珍惜。
海倫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書中講述了自己渴求光明以及它能夠帶來的樂趣。我閱讀的時候就想,如果她像我們一樣獲得了可以尋找光明的眼睛,她是否還會如此渴望光明?她是否會像我們大多數(shù)一樣將光明習(xí)以為常呢?得到了便不再珍惜。但愿不會,畢竟她曾經(jīng)歷過漫天黑暗的痛楚。失去過的人應(yīng)當(dāng)更加懂得珍惜。
曾經(jīng)的我遙想畢業(yè)之后的光景,我以為那會很幸福。我可以無止境地看小說,出去游玩。然而很快我便厭倦了這樣的生活。忽然想起高中時代班主任在教室中說的話:”也許現(xiàn)在的你們上課的時候悄悄看小說覺得很刺激,很快樂。然而當(dāng)你們畢業(yè)后可以光明正大地看,想看多久就看多久時,你們便會感到厭倦了!笆堑,我厭倦了,因為曾經(jīng)遙不可及的一切太容易得到了不是嗎?想出去玩就出去玩,想睡覺就睡覺,小說想看多久就看多久。于是,我思考如何才能讓自己更加幸福。我告訴自己,唯有周末才是可以放松的時間。其余時間就在書桌前看書,寫作。想必這樣的放松會來的更有意義,更加幸福。
我們的未來仍像一團迷霧,等待著我們?nèi)ヌ剿。我們會得到,也會失去。對于失去的我們不必惋惜,若它是紅玫瑰,它就是心口上一顆朱砂痣。若它是白玫瑰,它便是那床前的明月光。對于得到的,我們應(yīng)當(dāng)更加珍惜。畢竟曾經(jīng)的我們是多么渴望得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