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涼
有一段時(shí)間,學(xué)著刻章?踢^一枚非常喜歡的閑章,上面題著“炎涼”二字。
炎與涼放在一起,有大紅配大綠的觸目驚心之感。一冷一熱之間,夾雜有許多耐人尋味的薄涼。如喉嚨上火的人,嘴里含了一塊薄荷糖,是甜中的一點(diǎn)苦澀,清涼。
炎涼,總是與世態(tài),世情這樣的詞放在一起,也許,只有在柴米油鹽的人間煙火里,它的要義才能得到淋漓盡致的詮釋。世態(tài),世情是一個(gè)顯微鏡,人心,人臉,無論隱藏的何等深,總會纖毫畢現(xiàn)。
一位友人大病一場后,忽然看淡了很多東西。他說,以前最在乎友情,為了朋友可以兩肋插刀,可以赴湯蹈火。他有很多的狐朋狗友,可以吆五喝六,可以海侃,可以互訴衷腸。但是,他突然得了大病,幾乎要危及生命。妻子無奈之下,去找那些朋友借錢,一圈下來,借到的錢寥寥無幾。好像一瞬之間,那些朋友全都人間蒸發(fā)了。
那么多年,一尺一寸積累起來的友情,那樣深厚,崩潰起來真容易,一場地震似的,轉(zhuǎn)眼就成了路人。他苦笑著說,所以,能借給你錢的朋友,那可真是生死之交啊。
春風(fēng)得意時(shí),縱然有再多的朋友圍著轉(zhuǎn),奉承,迎合,也不及落難時(shí),有一個(gè)真心守在身邊的人。觸目橫斜千萬朵,賞心只需三兩枝。三兩枝,已足夠。
陶淵明回歸田園之后,也曾含蓄的說,“窮巷隔深轍,頗回故人車!辈徽f故人都不理他了,卻說是因?yàn)樽约鹤〉南镒犹,他們的車馬進(jìn)不來,只好轉(zhuǎn)回去了。這是多么婉轉(zhuǎn)的說法。但是,千年后,再讀起來,還是會有隱隱的悲嘆。所謂貧居鬧市無人問。人情似紙。世事如棋。非個(gè)中人不能有此深切體會。
這一點(diǎn),曹雪芹恐怕應(yīng)該是體會最深的吧,所以他才會說,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那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包含了作者對于世情的多少失望與嘆息?
每次,聽《二泉映月》,那凄清的咿呀婉轉(zhuǎn)之聲,都會使我黯然落淚。一生辛酸,世間炎涼,全在里面了。弦弦掩抑聲聲思,訴盡平生不得意。
曲終人散,一彎涼月,半杯殘茶。
想到那個(gè)淚濕青衫的詩人。千年前的秋月下,那一曲琵琶怎樣深深震撼了他!澳喝コ瘉眍伾,門前冷落車馬稀。”紅顏易逝,秋月春風(fēng)的少年事,只能是夢中的情景了。人情原似紙,張張薄。年少罕人事,早歲那知世事艱呀。
還是張愛玲說的好,人生是一襲華美的袍,上面爬滿了虱子。
所以,不妨,冷眼觀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