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作文(3篇)
長城作文(1)
它是曠世的奇觀,是血與淚的青史,是妄自尊大的枷鎖,也是向一切開放的象征。
它是它們的全部,乃至更多!
立于長城之上,吸一口從戰(zhàn)國吹來的殘風,拂一抹秦時留落的滄塵,人便縮成了一個質(zhì)點,由時空的原點往負半軸平移了多個年的單位。
“塞門風稍急,長城水正寒。雪暗鳴珂重,山長噴玉難。不辭橫絕漠,流血幾時干?”迷惘的江山,熱血的纓槍,帝王的新衣,戰(zhàn)士的胸膛!誰甘心扛著誰的欲望流連塞上?本來“只應(yīng)澶漫歸田里”,卻無奈“萬里低昂任生死”。
豐功偉績,吞并六國大一統(tǒng);焚書坑儒,百萬勞力筑長城;赫赫有名的秦始皇;聽天由命的老百姓。叩問歷史的天平,孰重孰輕?
城墻,關(guān)口,烽火臺,萬里千山牢牢接壤,“用險制塞”,“易守難攻”,圍著一個古老的國度,抵御外患,牢不可破!拋不下的豐碑,沖不開蒙昧。圈養(yǎng)著固步自封、唯我獨尊的輕狂,像井底之蛙一般漠視外部世界,在養(yǎng)尊處優(yōu)處被時代狠狠甩下。
江山易代,歲月悠悠。作為民族生存的依托,城墻凜然矗立并逶迤蜿蜒成神州大地的主動脈,涌動著血色的遺風古韻,在銘記與忘記的邊緣搏動。它昭示著遠古文化的璀璨,熔鑄著戰(zhàn)時的腥風血雨,也呼喚著現(xiàn)代精神的崛起。
風霜雨雪中,老墻或許堅挺著身軀,或許坍塌下去,這就是歷史。在時間的隧道中,有形之墻與無形之墻,永遠都處在或阻隔或崩塌的矛盾位置。而長城,恰恰就是這么一個多義的矛盾綜合體。
雨后的霓虹,落寞的長龍。歷史的尺度上,它的身軀到底有多長,值得用千年的時光去細讀它的刻度?
倘若把對長城的思考置于古往今來宏大的背景之中,也許,關(guān)于它的設(shè)問,永遠都說不完。
長城作文(2)
登上長城,你會為它綿延萬里的氣勢所折服,你會為它雄偉壯麗的身姿所震撼,你會為它堅固蒼雄的霸氣所感慨。這就是中國的長城,世界的驕傲!它巍峨不屈,屹立不倒!每個人登上長城,都會涌出氣吞山河的豪邁胸襟。
長城是名勝,長城是歷史,長城也是文化。它帶給我們的不僅是視覺上的震撼,更是一種美的享受。很多登上長城的人,都會驚嘆它巧奪天工的建筑特色從而忽略了一項重要的內(nèi)容,便是長城的書法藝術(shù)。其實只要你仔細觀察,便會發(fā)現(xiàn)長城身上每一塊巨石上面都刻滿了各種小字,其主要內(nèi)容無外乎“到此一游”、“我是好漢”、“雄偉,壯麗”。雖然內(nèi)容單一,但其表現(xiàn)形式卻是奧妙萬千,各具特色。有些字書寫得如行云流水,淋漓盡致,一筆下來好似在書寫山河。遙想當年留字之人,一定是醉后潑墨,若無七分醉意,三分豪情,又怎能妙筆生花,一揮而就?真乃當代王羲之也!再看這一幅,雖然只有“山東到此一游”八個字,卻是筆力立遒勁,在堅硬的巖石上深入寸許,若非久練內(nèi)功,已達爐火純青之境界,焉能有如此造就?不禁令人感慨,山東真乃英雄輩出、藏龍臥虎之地。
隨興所致,又觀賞了幾幅字帖,無不是妙筆生花,引人入勝。突然,又一個字吸引了我的眼球,說它是字,但我并不認識,料想是甲骨一類的古文,其形猶如繪圖一般,倒像是兩個扁圓重疊在一起,上面僅有裊裊輕煙,仿佛是剛從鍋里出來的漢堡,還散發(fā)著誘人的香氣。其實中國的漢字博大精深,原本便非吾輩智慧所能及也。
由山以上三四里,四周之景致依舊,我早已無心欣賞,便細細觀察兩側(cè)石壁上的書法名篇,真乃奧妙無窮,變化多端,令人嘆為觀止。我只是大概瀏覽了一遍,便發(fā)現(xiàn)上有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等多種書法,多種字體,實薈萃了中華五千年文化之精華。而我尋找半天,竟未發(fā)現(xiàn)一個英文單詞仰或是阿拉伯文,料想是外國的書法家來此看到了中國這些精美的書法,無不大跌眼鏡,自嘆弗如,又哪里敢在此揮毫潑墨,豈不是獻丑嗎!這時,一股愛國之情及民族優(yōu)越感在我心中油然而生。
其實長城只是我國眾多書法勝地的一個代表,聽說在圓明園西洋樓的遺址上,有許多書法名家都用蒼勁的筆法刻上了“勿忘國恥,發(fā)奮圖強”等標語,更是將愛國之情與書法藝術(shù)融合到了一起!看后令人奮進,催人淚下。我在想,有如此濃厚的文化基礎(chǔ),有如此深沉的愛國之情,我們的文化何嘗不愁能發(fā)揚光大,我們的國家和愁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長城作文(3)
從秦時石到明代磚,自嘉峪關(guān)止山海關(guān),長城——你穿越了歷史天空,幾度風雨、幾多磨難,幾經(jīng)戰(zhàn)火、幾番修建,幾回滄桑、幾次變遷,終于在明朝時形成了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土建工程——依山而建、雄偉壯觀,綿延萬里、氣度非凡,宛如一條中華巨龍東銜大海觀海浪拍岸、西接大漠伴孤煙沖天……
呵,不到長城非好漢!而長城——你自戰(zhàn)國時代的刀光劍影中誕生,就自然接受了中原爭霸戰(zhàn)火的洗禮和考驗,這就注定了你和中華大地的英雄結(jié)下不解之緣!
是的,無論是秦皇漢武,還是唐宗宋祖,抑或是成吉思汗……歷代的帝王都曾在你——長城的身邊廝殺征戰(zhàn),都曾為你——長城的鞏固加石添磚。
呵,自古中華多磨難!而長城——你從黃河流域的民族融合中走來,就必然經(jīng)受了胡漢民族矛盾的磨礪和磨難,這就注定了你和中華民族的歷史發(fā)展息息相關(guān)!
是的,無論是胡漢和親,還是宋遼交戰(zhàn),抑或是清兵入關(guān)……歷史的進程都曾在你——長城的身邊逐一上演,都曾為你——長城的尊嚴呼叫吶喊。
哦,長城,你聽慣了塞外的胡笳音律,你看慣了邊關(guān)的烽火狼煙;你的秦時石、明代磚見證了中華民族的融合與發(fā)展,你的藏兵洞、烽火臺象征著中華民族的堅貞和尊嚴!
是的,你那用凝聚著無數(shù)中華志士鮮血的秦時石、明代磚而鑄就的綿延萬里的身軀以及一個個藏兵洞、一座座烽火臺曾在中華民族最危難的時分,鼓舞全國軍民與日寇八年血戰(zhàn)!曾記否?——平
型關(guān)、娘子關(guān)、雁門關(guān)、居庸關(guān)……你以及你身旁的每一處險關(guān)要隘的抗日烽煙,都曾叫日寇聞風喪膽!
哦,請不要說秦始皇修筑長城的舉措曾經(jīng)讓天怒人怨,請不要說孟姜女哭倒長城的故事至今還流傳民間。因為,事物總有正反,英雄總有遺憾,而長城——你早已忘卻了這段歷史的恩怨,所以經(jīng)歷了多少歲月的洗塵,經(jīng)受了多少戰(zhàn)火的考驗,才讓世人覺得你今朝更加雄姿偉岸!
呵,長城!你是我國古代先人創(chuàng)建軍事文化的寶貴遺產(chǎn),你是日中華民族走向世界之林的國防亮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