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的路
世上最崔嵬的,恐怕要屬山了;山中最平坦的,大約要算路了。在進(jìn)入華山山門,看到石砌的山路兩邊的亂石危峰時(shí),我曾僥幸地想:多虧了有山路!然而,當(dāng)我們過了回心石來到太華咽喉千尺幢時(shí),當(dāng)初的那點(diǎn)慶幸卻被唬得無影無蹤了!
千尺幢,狹長的一條山縫,被兩邊陡立的山巖緊緊夾住,從那高處看不見盡頭的地方,垂下兩條長長的鐵索。鐵索之間,密密匝匝地橫著數(shù)不清的窄窄的石級(jí),上面蠕動(dòng)著一長串蟲兒似的爬山人。提心吊膽地爬上千尺幢,驚魂未定,便是同樣險(xiǎn)峻的百尺峽。于是,依然是小心翼翼,依然是全神貫注,依然是如履薄冰,爬上百尺峽,幾次峰回路轉(zhuǎn),便到了擦耳巖。左邊是無底的深淵,右邊是入云的峭壁,峭壁半腰是依著山勢蜿蜒起伏的窄窄山路。我們不得不貼緊巖壁,擦耳而過。
“看,蒼龍嶺!”有人驚呼。啊,難道這也算路嗎?一道山脊,又窄又陡,像瘦骨嶙峋的驢背,掃一眼都讓人頭暈。于是,所有的人都被它的險(xiǎn)峻震懾住了,一種如臨大敵的恐慌在每個(gè)人心頭蔓延。剛進(jìn)山門時(shí),很多人大有“不到長城非好漢”的雄心壯志,而今,只剩我們幾人橫下心來,組成“敢死隊(duì)”,義無反顧了。其實(shí),涼涼的山風(fēng)挾著滾滾的霧靄,順著山谷奔流而來,那“驢背”仿佛禁不住寒意而微微顫抖。趁著霧靄的掩護(hù),我們總算攀上蒼龍嶺。待我們?cè)凇绊n退之投書處”小憩時(shí),回顧來路,后怕得直伸舌頭。
終于到了南天門,南天門倒不奇,奇的是它后面有“天下第一險(xiǎn)”之稱的長空棧道。誰相信這也是“路”!一座獨(dú)木橋,通向峭壁半腰的棧道。一邊是壁立千仞,直插蒼穹,一邊是云海茫茫,我們不知道究竟有多深。只知道山在頭上,云在腳下,一道倚天絕壁矗立在云天之間。此時(shí),我們仿佛擁有了一段別人所不曾有的非凡經(jīng)歷。
古云自古華山一條路,然而那是一條怎樣的路啊!千尺幢,百尺峽,你凸凸凹凹,坎坎坷坷,是讓桀驁的大山給顛簸的嗎?擦耳巖、蒼龍嶺,你歪歪斜斜,蜿蜿蜒蜒,是讓剽悍的山風(fēng)給刮歪的嗎?還有長空棧道,這哪是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化啊,那硬是憑人力從沒有路的地方鑿出來的!但華山的路最終還是縛往了大山!
曾有過這樣一句話:沒有路的地方,便到處都是路。那么,從這個(gè)意義上說,只要開拓,華山何止一條路!社會(huì)、人生、事業(yè)、未來……不也是一座座大山嗎?那么我們呢?
我們是不屈的華山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