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級我的中秋故事作文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征,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jié)”。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我的中秋故事作文,歡迎大家參考!
【我的中秋故事作文1】
今天是中秋節(jié)了,連續(xù)幾年都沒有時間參加熱鬧的中秋晚會,這次一定不能錯過了。小明開開心心的騎著腳踏車騎往晚會的現(xiàn)場,可是他騎著騎著,竟然迷路了!
小明緊張的要死,他拿出手機要打電話回家,可是怎么打也打不通!他失望的看著四周,遠遠的看見一間小屋,還好小屋沒人可以問路,他只好硬著頭皮繼續(xù)找路,但越往前騎霧越濃,小明開始感到害怕。
突然他聽到有人說:“你好啊!小朋友!”小明嚇的大叫:“哇!”結(jié)果回頭一看,說話的人不是鬼也不是人類,而是一只會說話的小兔子。
“啊?”小明疑惑的看著兔子問:“你是誰?”
兔子回答:“我喔!我就是來自月亮的玉兔!”
“所以你是會講中文的外星人啰!”小明問。
“我又沒說我是外星人!我是神話人物!”喀嚓!喀嚓!小明已經(jīng)用相機拍下玉兔的樣子了,然后小明問:“如果你是神話人物的話,可不可以請你帶我到中秋晚會的現(xiàn)場嗎?”
結(jié)果玉兔說:“不行!可是我可以帶你去月球上請嫦娥姐姐帶你去那邊!”突然“咻!”的一聲小明已經(jīng)在月球上了!
沒想到久仰以久的月宮,竟然骯臟不堪,從月宮走出來的是看起來超級邋遢的嫦娥,小明不解的問:“奇怪?月宮怎么被搞成這樣子?”
只見嫦娥生氣的說:“都是因為最近有人常常搭著一種奇怪的飛行物在這里亂插旗子和噴一大堆的污煙!把月宮弄的一團亂!真是的!”
小明心想:“難道是太空船?”玉兔說:“好啦!這位小朋友要去參加中秋晚會,請嫦娥姐姐帶他回去!
“好吧!看在飛行物體不是他開的,我就帶你去!”嫦娥說,小明開心的大叫:“YA!謝謝你!”,嫦娥手一插,“碰!”的一聲小明就到了會場?墒峭頃缇徒Y(jié)束了!小明大叫:“天哪!又要我再等一年嗎?!”
【我的中秋故事作文2】
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 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xiāng)的游子,更是以月來寄托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農(nóng)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tǒng)的中秋節(jié),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jié)的第二大傳統(tǒng)節(jié)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jié)。我國古歷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謂“仲秋”,所以中秋節(jié)又叫“仲秋節(jié)”。
中秋節(jié)是個古老的節(jié)日,祭月賞月是節(jié)日的重要習(xí)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fēng),到了后來賞月重于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中秋賞月的風(fēng)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guī)模。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跡。
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當(dāng)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設(shè)案,將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F(xiàn)在,祭月拜月活動已被規(guī)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眾賞月游樂活動所替代。
雖然祭月的習(xí)俗開始年代無法確定,就現(xiàn)有的文字資料來看,漢代枚乘的《七發(fā)》中說,“客曰:將以八月之望,與諸侯并往觀潮于廣陵之曲江”,這或許是今天中秋后觀錢塘潮風(fēng)俗的由來。大約到了魏晉之時,開始有了中秋賞月之舉,但未成習(xí)。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歐陽詹在《長安玩月詩》序中說:“八月于秋,季始孟終,十五于夜,又月之中;蟮溃瑒t寒暑勻,取之月數(shù),則蟾魄圓。”待到宋時,才正式定為中秋節(jié):“中秋節(jié)前,諸店皆賣新酒,貴家結(jié)飾臺榭,民家爭占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里,嬉戲連坐至?xí)浴?《東京夢華錄》)月餅被列為節(jié)日佳品,蘇東坡就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佳句。
南宋中秋節(jié)活動,則更為豐富多彩:民間以月餅相饋,取團圓之義。是夕,人家有賞月之舉,或攜湖海,沿游徹曉。蘇堤之上,聯(lián)袂踏歌,無異白日。并在江上施放萬盞“小點紅”(小羊皮燈),燦如繁星,十分可觀。明清以來,“賞中秋”的風(fēng)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還形成燒斗香、走月亮、放天燈、樹中秋、點塔燈、舞火龍、曳石等特殊習(xí)俗。至今,每逢中秋佳節(jié),民間仍盛行賞月、吃月餅和團圓飯以及舞龍、點塔燈等習(xí)俗。
【我的中秋故事作文3】
“又是一年中秋到,我卻無言對人到!蔽叶酥票,獨自一人坐在這閣樓之上,望著那輪仿佛鑲嵌在夜空之中的皎潔明月,心中卻是“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獨自飲酒,借酒消愁但又是“借酒消愁愁更愁”。朦朧的月色之中,仰望天空,我真想乘著微風(fēng)到天上去,來“剪斷”這“離愁”之苦,可我又擔(dān)心驚擾了這住在美玉砌成的樓宇之中的神仙,怕他又將我送回人間,以免我經(jīng)不住這樓宇凄寒。我佇立在月光之下,手舉酒杯,居然放肆的舞動起來,沒料到我的身影也隨我一起舞動,讓我又立馬覺得這天上和人間,還是人間多彩啊!
一番舞動后,我也累了,干脆“借酒長精神”,拿起酒瓶,橫躺在樓閣之上的長椅上,目光卻又被這明月慢慢地的吸引住,我輕輕地閉上眼,本想忘掉世俗之事,好好清閑一番,沒想到,腦海中又浮現(xiàn)出我與子由相處的那段美好時光。
我與子由相伴于河邊,在那水皆縹碧,清澈見底的河中,我們在水中嬉戲,在岸邊垂釣,還不斷的吟詩自娛,他吟一句我迎一句,我倆心靈相通,經(jīng)常一吟一迎把旁邊的垂釣者也加入我們,真是悠閑自在。
還記得去年中秋,也是在這個地方,我與他對坐在此,也是那輪皎潔的明月掛在天空,也是這樣的酒,這樣的菜,這樣的月餅。當(dāng)時我和他談笑風(fēng)生,互贈詩詞,賞月吃餅,好不樂乎!可現(xiàn)在,我卻是孤身一人,獨自飲酒,吃菜菜沒味,吃餅餅不香。
這時,月兒轉(zhuǎn)過朱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的窗戶上,照得我眼睛無法睜開,我趕忙起身,用衣袖擦了擦我眼角的淚水。這是我第二次流淚,第一次是我與子由分別時,還記得在那分別之時,他俯在我耳邊,輕輕得說了句;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我聽了,淚水不禁從眼角滾落下來,望著子由漸漸模糊的身影,我朝著他大聲說了句;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