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出生活本色
當陸游一路悠悠走過浣花溪,始覺“二十里中香不斷”,當倉央嘉措聽盡一宿梵唱,只為尋找一縷佛香;當梭羅在瓦爾登湖邊垂釣,偏愛那份清苦的寧靜.……我們是否應該停下焦急的步伐,慢下來,靜下來,給生活一朵花開的時間,還生活本色?
慢,是一種淡和的心境。慢出生活本色,乃是一泓映月清潭。
白日人潮擁擠,夜晚燈紅酒綠。當快節(jié)奏的生活仿佛已如一幕幕辛辣突奇的電影,刷刷掠過之后依舊車水馬龍、人聲鼎沸時,“明鏡止水以定身,光風霽月以待人!奔t塵之外,青燈半臥,卻忽見李叔同的一角僧衣。從翩翩佳公子到月下僧人,他斬盡往事任如沉水東逝,轉(zhuǎn)身循入空門,拾起生活的平淡安和,一如梁漱溟所言“情貴和,氣貴淡,唯淡唯和,乃得其。茍得其養(yǎng),無物不長!鄙驈奈男牡椎囊蛔叧牵且暗婪蜱R頭下的自然舒展……這些懂得拾起生活慢中美景的人,擁有生活中的平靜和淡泊。
慢,是一種成熟之后的穩(wěn)重。慢出生活本色,乃有一片青色巍峨。
“慢工出細活”,中國人的俗語并非閑談。一如那些雕琢美玉的工匠,一串串清悅的輕敲聲間,流露出的自是一番巧奪天工的自信。因為經(jīng)歷過風浪和沙漠,日月留下的滄海桑田,已如一抹青黛,繪至眉間。正如星野道夫所說:“如果一個人沒有竭盡全力地度過冬天,那么他也難以感受到來自春天的巨大幸福。”這樣在經(jīng)歷過人生大悲大喜,大起大落之后,終于歸于平靜,懂得感謝生命分秒,慢里窺得一方妙趣的,如楊絳、如林青霞、如史鐵生,他們的生活如秋陽燦爛,帶著撼動的力量。
慢,是一種無言的智慧。慢出生活本色,乃得一曲雨落珠盤。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充分的準備和規(guī)劃,慢亦是種從容不迫的睿智!坝賱t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成大事者,往往有深沉的智慧,一如靜水流深的琴音,輕攏慢捻間,已高山水闊幾許。以慢制勝,成為人生贏家,一步一步走的踏實而堅定,生活自有不倒的信念。這番智者,未必是強者,卻是能夠走得最遠的人,如玄奘,用一雙僧履丈量出文明的長度。
慢,是心境,是成熟,亦是智慧。不論時代如何變遷,我們都依舊渴望還生活一片本色,為慢下來的腳步,更為品味慢下來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