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生命的矢量
在物理學(xué)中,“矢量”是指有大小、方向的量。要想形成矢量,必須有明確的方向與在此方向上的位移。
生命亦是如此。無明晰的方向,抑或無沿路的旅途,生命便永不完整。
走好生命的矢量,必須確定人生的方向。有目標生命才有骨架。英國著名演員英格麗褒曼,始終夢想成為一名演員,然而她的家人卻希望她成為售貨員或秘書。她執(zhí)著于夢想,多次試鏡的失敗沒有打垮她,她最后自信地跳上舞臺,向評委開朗地笑著。這種自信與風(fēng)采終于打動評委,她當(dāng)場通過,成為風(fēng)靡一時的明星。有目標的人充滿動力,他們的人生路上沒有“倦怠”這個詞。
然而,速度是生命路上重要的因素,速度過快,生命的矢量便迅速完結(jié),生命提前凋零。不妨放慢速度,享受沿途的風(fēng)景,充實地到達生命的目的地。老子說:“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了啟程,有了位移,生命才有血肉。
我們的生命從細胞啟程,經(jīng)歷無數(shù)次分裂,又存于母體十月,才能欣然降生。一個小孩看到蝴蝶破繭十分艱難,便好心地幫其剝開繭殼,然而蝴蝶卻不會飛翔,很快死去了。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過程給了生命初識世界的機會與磨難。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自然孕育了生命,同時也給了生命認識享受世界的契機。我們?yōu)槭裁床豁槕?yīng)自然,細細享受生命過程?季羨林老先生,一生精通數(shù)十門語言,著作等身,稱為泰斗。然而他卻沒有陷入競爭名利的漩渦,而是潛心研究,頤養(yǎng)天年。他說:“自古及今,海內(nèi)海外,一個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所以我說,不完滿才是人生。”正因如此,一個人何必為爭名奪利,激烈競爭而疲于奔命呢?一位母親載著四個孩子駛上高速去看望父母。每次架車呼嘯而過,到達目的地時臉上總掛著疲倦與不快的神情。有一次因為車輛出現(xiàn)故障,她不得不停在路邊。這時孩子們高興地在曠野上嬉戲,她捧出最心愛的書閱讀。微風(fēng)陣陣拂過,她第一次感到人生是這樣美好。目的地總要到達,一個人為什么要匆匆忙忙,忽略前進路上真正有價值的事物呢?
最近不時有年輕人因為繁重工作過勞而死的駭人報道。他們?nèi)杖找挂箘诳喙ぷ鳎词故巧鐣木,是白領(lǐng)人士,他們的人生也沒有意義,他們的生命也如蠟燭一樣不斷消耗。何不暫時放下工作,像季老一樣,像那位母親一樣,享受生活而非困于生活?我們說,要放慢生活的速度,最重要的是我們能欣賞人生路上的風(fēng)光。
渺渺宇宙,蕓蕓眾生。古希臘哲人普羅塔格拉曾說:“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事物不存在的尺度!币粋人,走好生命的矢量,確定了目標,經(jīng)歷了旅途,他所經(jīng)歷的世界才會為了他而大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