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忘作文(2篇)
遺忘作文(1)
人生在世,總會有許多難以忘懷之事。
有些事,回想起來,總會讓你的嘴角不自覺地浮現(xiàn)出一絲微笑。這些事便如冬日的陽光,使人周身暖烘烘的;如暗夜的歌謠,給心靈以慰藉。這些事自是人們樂于接受的。
然而,難以忘懷的傷心往事亦是少不了的。它們仿佛擁有無形的魔手,時時刻刻攫住你的思緒,讓你在痛苦中咀嚼煎熬……
這時哲人們該發(fā)話了,一副救世主的樣子。
“把不快樂的記憶印在沙地上,讓風兒吹散它們,吹走你心中的那團陰云”、“忘記,意味著放下煩惱,解放了你自己”……這些看似暮鼓晨鐘的哲語不一而足。
說得輕巧!說得那么理所當然!此中滋味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經(jīng)歷過了的人就知道,遺忘并不是哲人口中隨隨便便喊出來的口號,更不是簡簡單單印在書本上的符號。
書面上的道理很多,真正懂得的人很少,而能做到的人又有幾多!
自古洎今,沒有人生來就如此灑脫,對一些事說忘就忘!向來能將遺忘說得如此輕松的人只有兩種:一是堪破紅塵者,二是“偽圣”者。前者自是近乎絕跡,而后者卻不知有凡幾!所謂“偽圣”者即滿口大道理,自以為看破一切實則沒有者。他們拾人牙慧,沒有切身感受卻侃侃而談,煞有介事。若遺忘真的如此簡單,人間哪還有那么多的悲!兩千多年前的屈子在汨羅江畔面對瑟瑟冷風發(fā)出的哀嘆依舊沉郁響亮。
遺忘與銘記是對形影不離的雙胞胎。欲遺忘之事正是因為其在心中揮之不去才需要遺忘,而你在強迫自己遺忘的同時也在提醒自己這件事的存在。遺忘,它的另一個名字叫銘記!栋自鹿狻凡徽隽诉@種悉韻么——
你是我
不能言說的傷
想遺忘
又忍不住回想
像流亡
一路跌跌撞撞
你的捆綁
無法釋放
白月光
心里某個地方
那么亮
卻那么冰涼
每個人
都有一段悲傷
想隱藏
卻在生長
難以遺忘,希望哭過以后可以輕松許多……
遺忘作文(2)
歲月彈指間,當我站在二零零八年的時間高度向后望時。卻發(fā)現(xiàn)我已安靜度過八十三個被人遺忘的本命年--牛年。今年,我不想再沉寂,我不想再安靜地度過十二年才有一次的本命年生日。我且駐足,誰在水一方?我撐起一把紙傘回頭望---
●美麗的錯誤
第一次見到李煜的時候,他正在作詞,作的是那首“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的《一斛珠》。他的文才與心靈的純真把我深深折服。從此,我心中愛的情感便如冬雪般漫天而降,繼而,鋪滿了心靈的整處花冢。
他輕輕呼喚著我的名號--“小周后”。我忙不迭地點頭應和。從那一刻起,我便成了他正式的妻子。雖是三宮六院,庭院深深。但我依然執(zhí)著地愛著他。因為我相信:他會給我一個幸福而美好的未來。那一年,我二十四歲,李煜給我過了一個我人生中最溫馨感動的生日。
這天氣的變幻莫測,哪里是我們平凡人所能真正掌握與控制的呢?想要看到那純凈被雨洗滌過的天青色,就只能耐心地等待雨停。李弘翼害怕有“一目重瞳子”的李煜會威脅到他的皇位,于是背叛親情,上演了一場骨肉之變。而最終,他也自食其果,陷入親情的漩渦不能自拔。我本想跟著李煜快樂幸福地過完余生,花前月下,促膝而談。可現(xiàn)實卻將他推向風口浪尖的帝王之位。我真的不知道是該歡喜地位的上升,還是該憂慮往后的無盡寂寞。我且抹干眼角的一絲淚珠,靜靜地看花開花落。●往事只堪哀!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這種疑慮的日子終究沒過多久。南唐最終也在風雨飄搖的歷史中被永遠定格。“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離別歌”。那一年,我陪李煜一起踏出金陵來到遙遠的汴京。從此,便開始了我們的囚徒生活!
來到汴京后我們心中很不習慣,但我一想到有李煜天天朝夕相對,心中倒暗自高興了幾許?墒牵铎辖K日“笙歌醉夢間”,沉醉于他的文學世界里。至此,我的心頭更加了一層寂寞的灰色,但我不怨,因為我相信平凡才是最好!那一年,我三十六歲,又是我的本命年--牛年,李煜又帶著傷痕給我過了一個永別的本命年生日。
我們的寄人籬下的生活很不是滋味,我們找不到以前古道邊手牽著手一起走過的溫存;更要不到幾許“你從雨中來,詩化了悲哀”的款款深情。于是,我將思念的秋心拆兩半,我一半,他一半。
●此情須問天
李煜在亡國后只能將對家國的思念化作寫詞的動力。也或許,只有這時的感同身受才能讓他更細微地感知生活,體驗美感。我喜歡看李煜每次醉酒后的真情流露,那豪不修飾的表情就如一個小孩,天真爛漫,純潔無暇。這時,我又總是將銅鏡凝望,又總是想起我們相遇的那一段歲月!
李煜在晚上總是失眠,“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他無法釋懷亡國的痛苦。畢竟,畢竟他是“鳳閣龍樓連霄漢”又“幾曾識干戈”?他輕輕掀開羅衾走到窗前,從金陵吹來的東風又浸濕了他的眼睛。努力掙開,又是“觸目柔腸斷”,遙望故國上空,卻又是一番嘆息,“路遙歸夢難成”。我側(cè)著臉看著他,一點一滴的傷痕都仿佛刻在了自己內(nèi)心,想著這一切,淚水又浸濕了我的眼睛。那么,讓我們閉上雙眼,我與你同嘆--“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今年七夕是李煜四十一歲的生日,他不屬牛,今年也不是他的本命年。而我的本命年,卻再也沒有了。但我終于可以回報他對我的好,于是,我在他新作的詞作中挑選出《虞美人》,配上曲目,我們再次,共同演繹了一場生死離別離歌!
后記:煙雨已經(jīng)消散,我收攏手中的油紙傘,坐在小巷寂寥無人的青石板街靜靜地沉思。李煜擁有厚重深沉的文化根基,但歷史卻將他錯位安放。可即使是再濃厚的濃霧,終究也會被命運所暈開!
世人不過是遺忘了我小周后八十三個牛年的生日,卻記住了李煜開啟新時代的功績,身為他妻子的我,又還有什么不值得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