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悠遠——那些年我們一起愛過的漢字
文如其人,字如其面。
我國文字自殷商甲骨文之演變?yōu)榻裉焱ㄓ玫目瑫,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它是一門藝術,兼有殷商的古樸、秦漢的富麗、魏晉的神韻、隋唐的瀟灑、宋元的風韻、明清的雄秀。博大精深,昌盛不衰,是東方藝術的核心。
漢字本身具有一定的形象性,它用較精煉的筆畫摹寫大自然的現象和事物。它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在漢字的書寫中浸透了筆者的思想感情,因此自古便有文章開頭的那種說法了。
詩,是以文字描述的,只有你了解這些漢字,才能讀懂那其中的感情。
字連成詩,惟有閑暇品味,字里行間,點以幻想,便靈透了一個冬天,我喜愛讀詩。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日兮!
憑欄而望,縱使千百年歲月也宛如過眼云煙,低不過那女子低眉間的哀愁。墨跡未干,穿越這歲歲年年的不盡詩句,惟有悠悠二字藏入眼眸。不見時間流轉,卻見嗔怪如故。如今相思依依,也再倒不出舊年詩情,就連這意境也差之千里。
豈日無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
豈日無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
錦衣玉裳,不敵臨行密縫,幾縷柔情隨線而繞,粗衣短衫,細細針線皆浸愁心與明月,容若有詩“沉思往事立殘陽,當時只道是尋!。往日的飲茶潑墨,往日的一顰一笑,都隨一針一線縫入子衣,深藏心底,入茲茲狂草。
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荑草喚之茅,輕柔繞指尖,暗香縈身繞。草木水路之香,清新淡雅。此香非彼香。
花明月黯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衩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
只消一句恣意憐,纏綿盡出,宛如墨畫中一嫻雅女子,提裙輕舞,踩不盡的幽香,越千年之后,淡然如唇邊微翹。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舞者曼妙,一曲桃夭衣衫曼妙,粉紗飄飄,片片花瓣夾雜著最美的憧憬與期盼。曲調素雅,如行云流水傾瀉人間,明媚眼眸藏在細膩娟紗后輕笑。新婦出嫁,詩歌祝賀,桃花與人,兩兩生輝,千古詞賦詠美人,美人一笑似桃夭。
這些詩,語句流暢,意境優(yōu)美,那是因為他每個漢字背后所蘊含的更深刻的含義。只有你去親近他,了解他,你才會明白了為什么他流傳了五千年,才能明白他所帶來的文化。你如果有閑暇的時間,不妨停下你匆忙的腳步,像我一樣,在一個寧靜的午后捧著一杯熱茶,找一個充滿陽光的小角落。
要干什么?你可以捧著一本《詩經》,亦或者是一本打動你的小說,細細品讀,慢慢咀嚼,反復回味。你會發(fā)現漢字那蘊含在深處的震撼人心的美。
漢字是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創(chuàng)造。他是歷史長河中最耀眼的明珠。
發(fā)揚中華漢字,興我華夏之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