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論史
佇立在雪中,我感到心靈被凈化,沒有喧囂,沒有浮躁,有的只是一份淡然和從容。
——題記
昭君出塞
“斂眉光祿塞,還望夫人城。片片紅顏落,雙雙淚眼生。冰河牽馬渡,雪路抱鞍行。胡風(fēng)入骨冷,夜月照心明。方調(diào)琴上曲,變?nèi)牒章!彪S著琴聲遠(yuǎn)去,王昭君踏上了漫漫出塞的征程。
元帝竟寧元年,漢與匈奴兩族之間的關(guān)系已和漢初不同。由于國力充實(shí),遂由和親政策改變?yōu)閼?zhàn)爭政策,以防御性戰(zhàn)爭作為解除匈奴貴族入侵和威脅的手段。到武帝末年,“匈奴孕重墮殰,疲極,苦之,自單于以下常有和親計(jì)”。
此時,呼韓邪單于提出和親,昭君毅然出塞。就這樣,王昭君在漢朝和匈奴官員的護(hù)送下,離開了長安。她騎著馬,冒著刺骨的寒風(fēng),千里迢迢地到了匈奴,做了呼韓邪單于的閼氏。為漢與匈奴之間架起了長達(dá)六十多年的和平。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雪落,落了一地的琴聲。
三顧茅廬
“我住著半間兒草舍,再誰承望!彪S著馬蹄聲的臨近,一座草舍外,劉皇叔站立在雪中。大雪紛飛,飛去的是真誠。
漢末,黃巾事起,天下大亂,劉備聽徐庶說諸葛亮很有學(xué)識,又有才能,就和關(guān)羽、張飛帶著禮物到隆中(現(xiàn)今湖北襄陽縣)臥龍崗去請諸葛亮出來幫助他替國家做事。第一次恰巧諸葛亮出去,第二次,留下書信一封,辭去。過了一些時候,準(zhǔn)備再去請諸葛亮。
到門口,聞先生睡覺,站在草堂中,便聽:“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庇职肷危揭娭T葛亮整衣冠出迎。二人暢談國事。
愿出山濟(jì)天,風(fēng)云忽變。龍騰九霄,覆云雨,雪狂飛。雪飛,飛過了一段歷史。
柳絮風(fēng)起
“當(dāng)時詠雪句,誰能出其右。雅人有深致,錦心而繡口。此事難效顰,畫虎恐類狗”道韞,一個讓后人景仰不已羨慕不止的女子。
一次冬日謝氏家族聚會,正趕上大雪鵝毛般片片落下,謝安于溫酒賞雪之余,雅興大發(fā),問在座的謝氏后輩,飄飄大雪何所似?謝道韞的堂哥謝朗回答說:“撒鹽空中差可擬!。把下雪比作向空中撒鹽,不十分貼切。謝道韞馬上微哂道:“未若柳絮因風(fēng)起!焙唵我痪,謝道韞的詩情才氣相比她堂哥何啻宵壤!謝安聽了很高興。大聲稱善,夸獎道韞敏慧過人。不錯柳絮因風(fēng)起則描繪出雪花輕柔飛旋之狀,傳出雪花空靈迷離之神,于冬天看到春日。
“可嘆停機(jī)德,堪憐詠絮才。”雪起,吹起了一陣才情。
雪依舊下著,落在手中化成水。怎奈何,雪意寒涼,冰冷了幾世千年的輪回。聲聲哀怨,剔去心中的那份喧囂與浮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