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然處世 ,做個素心人
古人云:“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暗,是一種淡然處世的心態(tài),是一種超然物外的境界,是一種寧靜致遠的智慧。
韓三明是個礦工,他清楚自己的工作性質(zhì),寧愿拋棄外來的“功名“,安穩(wěn)于自己的生活。也許收入不高甚至貧困,但他的心,想必是怡然自得的,他的生活,想必也是寧靜安妥的。
去留無意,閑坐庭前,花開花落,云卷云舒,這便是淡然處世。躬耕于南陽,簡居于草廬,這是諸葛亮的淡然;游歷于山川,走訪于荒漠,這是謝安的淡然;歸隱于南山,采菊于東籬,這是陶淵明的淡然。
他們的生活里,沒有功名利祿的紛爭,沒有紅塵世俗的喧囂,有的只是一份淡然,一顆素心,讓我知道在雜亂的塵世間還有這樣靜靜的存在。
又想起了一個女子,她曾經(jīng)是位老師,一襲白衣,飄逸而靈動。別人都出去游玩,出去看電影,她一個人,在音樂教室里彈琴,似乎顯得不合群,似乎沒有朋友,沒有伴侶,學(xué)校里評什么獎,也沒有人投她的票,但她不在乎,也不在意別人的評論,只是靜靜的。多年以后,她仍是一個人,仍是喜愛白色,但培養(yǎng)了很多有名的學(xué)生。
這樣的人,總讓我格外心動。他們仿佛不食人間煙火,他們的智慧,像水一樣,無聲無息,干凈透亮。他們好像永遠不合群,永遠行走在邊緣,讓人羨慕,羨慕又嫉妒。他們的存在,是那一點點青,染了這個世界的白,就給這世界,增添一點動人的色彩。
旁人只看得到他們的生活清苦,無名無祿,卻看不到他們與世無爭,遠離塵囂的寧靜灑脫。
泡一壺茶,折一枝白梅花,撐一把青傘,看泠泠雨落下,這樣的生活,是一種心境,一種灑脫,一種智慧,一種美好。
記得一位賣玉的人曾經(jīng)說過,玉和水,是天生的情侶,玉不佩戴時,要放在水里養(yǎng),時間久了,玉上會出現(xiàn)云霧,這時玉便價值連城。我們的心,偶爾也要放在清水中靜一靜,讓那些紛擾,都沉淀在歲月的河里,讓我們的心,得到片刻的寧靜,在那一刻,一切事物都變得安靜,這是怎樣的一種智慧。
清水養(yǎng)玉,亦可養(yǎng)心,淡然處世,做個素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