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韻瓷都
不冷不熱的江南小鎮(zhèn),借著生生不息的窯火在千年的時光中熠熠生輝。這里是生我養(yǎng)我的地方,少卻大城市的浮華喧鬧,卻多一份大器成景的古樸厚重。
是誰打翻了酒杯,醉了這煙雨的畫卷。
我站在昌江河畔,遙想幾個世紀前的景象。也是這樣一個煙雨朦朧的日子,有女子撐著油紙傘緩緩走過。青石板鋪就的小路上暈染出道道水痕,風(fēng)吹亂了女子的秀發(fā),她也不惱,攏了幾束在耳后,衣袂翻飛,步履輕盈,是江南女子特有的溫婉柔情。雨密密地斜織著,風(fēng)靜靜地吟唱著,勾勒出一幅江南水墨卷的意象。
在每個瓷都兒女心中,昌江是母親河般的存在,它環(huán)繞著這座玲瓏古鎮(zhèn),滋養(yǎng)一方水土,養(yǎng)育一方人民。當(dāng)微透著暖氣的黃昏逐漸沒入黑暗,人們結(jié)伴來到河邊,在水中休息納涼?釤犭y當(dāng)?shù)氖⑾,泛著瑩光的河水留有夕陽的些許溫度,我得以在水中盡情舒展倦怠的身體,側(cè)仰,平臥,或是一個猛子扎下去,探尋種種不知名的水生植物。偶爾,有靈活的小魚闖入視線,玩心大起的我追隨著它的方向一路向前游去,待停下?lián)Q氣時才大覺不妙。原來我已被順溜而下的河水帶出很遠的距離,水不深,剛及腰的位置,我可以踩著河底細小的砂石慢慢踱回人群集中的地方。向前遠眺,昌江河仿佛被注入無窮無盡的生命力,流淌著,躍動著,承載著人們的歡暢與愜意。
憑君點出琉霞盞,去泛瑤里九曲泉。
山清水秀的瑤里,帶給人的是一種原生態(tài)的美。沒有精心雕琢的華麗建筑,有的只是簡單的青瓦白墻,掩映在蒼翠古木中,古樸自然。淳樸的村民們在河邊洗菜,浣衣,或是坐在竹椅上喝茶,靜享安謐時光。與他們而言,這樣的生活或許太過于平靜乏味,卻是回歸自然的本與真,是最平淡的幸福。古道穿行的原始森林里,數(shù)以百計的參天古木投下大片綠蔭,將整個森林籠罩在清新,陰涼的氛圍中,深呼吸一口,滿腔的清爽濕潤。愈往深處走,樹木的清香愈漸明晰,抬頭一看,原來是一些縱橫交錯的樹枝,粗壯而又結(jié)實,將太陽的光線遮住,只從泛著光的樹葉可以判斷出陽光的熱烈。沿途中,淙淙流淌的溪水在經(jīng)過堆砌的巖石時形成或大或小的回旋,激起浪花朵朵,為這綠意盎然的原始森林平添一份靈氣。這沾染了年代氣息的小鎮(zhèn)與自然共呼吸,綠色緩緩鋪了過來,一片清涼。
山水相映的小城,美好無比。云霧氤氳,挾裹了遠山近嶺,只能隱約看見黛青色的山巒;流云浮動,映襯著一碧如洗的天空,顯得格外空曠遼遠。
以風(fēng)為筆,以地為箋;以水為墨,以花為字,寫一首最美的贊歌給你,我的家鄉(xiāng)。大器成景,厚德立鎮(zhèn),你是綿延千年的文化古鎮(zhèn),匯聚靈氣將千年時光一寸一寸暈染成歌,婉約成韻,經(jīng)年不息。
你是不一樣的靈韻瓷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