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城的雪
近幾年,青島的冬天是乏雪的。不知是大氣臭氧層的破壞,還是人類對地球植被的濫伐,總之,很少見到雪。對一個城市來說,無雪是缺少情調(diào)的。青島是海濱城市,有東方夏威夷之稱,不乏阿娜多姿的建筑,也不缺浪漫多情的山色海韻。但是乏雪就像絕色美人少一點浪漫一樣。人是喜歡懷舊的,其實懷舊不是壞事,是人的真情實感的流露,于是就有懷舊情結(jié),這情結(jié)的另一端系在逝去的歲月中。其實,青島原本不缺雪。記得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乃至七十年代,很值得對雪的回味。農(nóng)諺說:十月(農(nóng)歷)天,猴子臉,說翻就翻。那時,過了立冬,天氣就變化多端,特別是“大雪”之后,有“大雪不封地,過不了三五日”之說。有時上午還艷陽高照,下午就朔風漸起,烏云密布,傾刻間,紛紛揚揚飄起鵝毛大雪;一個時辰之后,老天似乎覺得心太軟,一發(fā)怒就刮起尖利的西北風,而且裹著沙粒般的雪,抽打在人的臉上針刺般的疼痛。有一次,正是下班時間,雪下了薄薄的一層,我踩著積雪,裹著大衣,縮著脖子,匆匆往家趕。回到家,妻子為我端上熱氣騰騰的飯菜,燙上一壺小酒,說:“喝盅吧,暖暖身子!鳖D時,我感到熱乎乎的,那種溫罄的感覺油然而生。此時我想起了白居易的詩句:“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那些年,房間既沒有暖氣,也沒有空調(diào),取暖靠煤球爐子。圍爐飲灑,聽著爐內(nèi)煤塊噼叭響聲,看著火苗像蝴蝶飛舞,喝酒吟詩,有飄飄欲仙的感覺。
雪又是不速之客。本來晚上好好的,一夜沒風沒火,第二天起床一拉窗簾。哦,下雪了。給人一個驚喜。你看,地上,樹上,房頂上像蓋了厚厚的棉被,真有“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之景。我急忙穿上大衣,拿著掃帚參入院內(nèi)掃雪隊伍。一會兒,成堆成嶺的雪堆在樹根上,墻角邊。人們回去之后,忽啦啦飛來一群麻雀在地上啄食著什么,這小精靈為雪的世界增添無限生機。
下雪,對孩子來說,那是天然的樂園。他們打雪仗,堆雪人。那天,院里孩子們堆了個大雪人,用兩個煤球做眼睛,鼻子涂上紅墨水,活像馬戲團小丑,讓過路的孩子嘆羨不巳。
青島人是喜歡浪漫的。雪后,最嫵媚最有情調(diào)的當屬海邊。你看海濱公園,塔松像披著白色鎧甲的熊貓,綠色的冬青齊刷刷地排著隊伍戴著白色棉帽為公園站崗;海岸斜坡上高高低低的針松、油松、落葉松鋪就綠的底色,上面復(fù)蓋上厚厚的積雪,白中透綠,綠中嵌白,伸出的枝條壓得巔悠悠的,有一種動感美。再配上迷迷蒙蒙的大海為背景,恰似一軸天然水墨畫,那壯闊,那氣派,令人心曠神怡。在這幅畫面上,有一對對戀人搶拍雪景。蒼松白雪間,一位姑娘穿著米黃色大衣,披著火紅的圍巾,微風吹動飄飄起舞,猶如冬天里一把火。是的,青春是火熱的,戀情是溫罄的。此時海濱是最美的。
青島的山,有一種陽剛之美。島城有十幾座山像珍珠撒落在城市懷抱里。每當大雪紛飛的時候,那些落葉樹:如槐樹、梧桐、杉樹向天空伸出無數(shù)枝杈,像人的手指接雪花,雪花卻從手指間滑到地上,將枯黃的雜草和灌木悄悄蓋住,蓋成一片白;楓樹殘葉不時地抖動身上的雪花,愈顯其紅;油松針細且硬,把雪花捧在手里,摟在懷里,積成粉團,勾勒出厚重的輪廓。當太陽出來之后,萬道金光灑到山間的雪上,折射出耀眼的亮光。雪的融化,使松更綠,楓更紅,槐樹、杉樹、梧桐樹黛色枝條更顯得鮮亮,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感覺。
誠然,島城近幾年缺雪,但也不是沒有雪。前幾天,島城飄下第一場雪,只不過薄薄一層。島城的山海樹鼓掌歡迎這白色天使的到來,有了雪,春天就不遠了。哲人說:“飛雪迎春到”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