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紈绔少偉男,自古英雄多磨礪
磨礪,是那直上青天的一行白鷺,是沉舟側(cè)畔的萬點千帆;磨礪,是鸚鵡洲頭隨風(fēng)飄蕩的萋萋芳草,是化作春泥更護(hù)花的點點落紅。
磨礪是一種力量。
蘇武在漫天飛雪中堅守信念,經(jīng)受磨礪,綻放人生光彩。朔風(fēng)冷冽,他與冷月為伴;南顧中原,將生是大漢臣死是大漢人的高貴銘記心間;黃沙漫漫,他與孤冢為伴;放眼遠(yuǎn)望,將千金俸祿高官貴職的引誘忘卻的一干二凈。地窖冰冷,他將草皮和氈毛一并咽下,心中卻沸騰著熱血——精忠報國。他用睿智,將光禿的旌節(jié)升華為一段不朽佳話,他用勇氣,將苦守的羊群定格為一段千古傳奇。飛沙刻畫出他手掌的皸裂,他卻并沒有在這彎道處屈服。十多年的守候等來的是大漢天子的迎歸和大漢百姓的敬仰,若不是因為磨礪的力量,又怎會造就蘇武的傳奇一生。
磨礪是一種財富。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遭人誹謗的李白,被玄宗賜金放還,雖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齊輝之才,終化為泡影。但他經(jīng)受磨礪,仍意氣風(fēng)發(fā)。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酒入愁腸,三分釀成月光,七分化為劍氣,秀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若不是因為磨礪,他怎會有如此豁達(dá)的胸襟,又怎會有詩仙李白的榮耀。
磨礪是一種堅韌。
司馬遷因替人辯護(hù)受牽連,但他仍樹立了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信念,剛正不阿,留得正氣沖霄漢;幽而發(fā)奮,著成信史照塵寰。正是太史公飽受磨礪,使得他站在人生的高峰上呼嘯: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也正是因為這樣的磨礪,才有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千古佳話。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圣賢發(fā)憤之所為作也。
如果說,生命是一只飛翔的蒼鷹,那么磨礪就是那扇動的翅膀;如果說生命是一株蒼茂的大樹,那么磨礪就是那深扎的樹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