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之彼端作文800字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時光如梭,光陰似水,帶走的是生命的泉,如此短暫,于是洋洋歷史長河就有了對生命的不同詮釋,風流人物更是具有獨特而深刻的體悟。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閑適隱逸的生命暢想;岳飛“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是生命迸發(fā)的激情和熱血;還有溫庭筠“腸斷白瀕洲”的哀傷溫婉,……這些無形中影響著我對生命的理解。
生命有時是飛蛾撲火的決絕,明知結(jié)果只有一死卻義無返顧,只為享受那份光明與溫暖,哪怕瞬間,為達到自己的目標無論犧牲什么都舍得,哪怕生命,而生命也就在這時煥發(fā)光彩。
生命也是復雜多變,讓人難以琢磨的。也正因如此才更讓人留戀,讓人珍惜。就像一望無際的草原,青草搖曳,風兒一會兒和煦如嬌巧的少女將其撥弄成耀眼閃亮的絲鍛;忽而又狂放如少年將它騎之胯下奔騰馳騁似波濤洶涌的大海,也許一棵草并不能顯示美麗,它單薄的顏色也不能讓人怦然心動,但無數(shù)洋溢著生命律動的感召,即使沒有驚心動魄的外形,依然值得我們?yōu)橹袆。可惜的是總有人不懂得欣賞、尊重生命,自虐,輕生,毀滅,甚至將其打上罪惡的烙印,怎一個“痛”字了得。
生命如歌。風輕輕吹過,我聽見它帶來了一首雄渾的交響樂,樹葉的淺吟,蘆葦?shù)牡统,金鈴子的伴奏,飛鳥的和鳴,一切只為演繹生命,我仿佛看到傳說中的極樂鳥,一生執(zhí)著于他的主人,只看他,只為他,那是與生俱來得生命絕唱。
回老家時坐在穿越在山野的擁擠的火車上,抱怨聲、嘆氣聲不絕于耳,面對嘈雜,有一位老人微微笑著問:“你們聞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人們回答:“污濁的空氣,喧鬧的聲響。”老人仍然微笑著說:“我聞到了山野間蘭花的清香,聽到了蝴蝶在蘭花間的淺吟底唱。”人群鴉雀無聲。確實,我們有時太過專注于紛擾和混亂,忘記了怎樣去品味生命,體會真正的生命美麗。
學會聆聽月琴悠悠,看她撥弄琴弦,看她用足尖舞出絕美的舞步;學會理解她淚如泉涌,水草般的長發(fā)在夜空孤獨的飄搖,白色的長裙如云霞張揚,明白了生命無論得意還是失意,都不乏美好,云之彼端,生命之音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