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若不死 就有未來》
“千萬不要以某一個人的現(xiàn)在去判斷他的未來,除非你發(fā)現(xiàn)這個人的心已經(jīng)死掉了!
——題記
俞敏洪從小出生在一個貧窮的農(nóng)村,家境不是很好,學習環(huán)境也比較差。他考了2次大學,但都是名落孫山。終于在第3次,他的成績突破了北京大學的錄取線7分,在填志愿表時,他咬牙切齒、心里一狠的寫上了北京大學。因為在俞敏洪心中,北大是一座圣地,他甚至不奢望自己能到北大讀書。但北大收了他,到了北大以后,俞敏洪一直是倒數(shù)。盡管他一直很努力,但由于基礎不好,連《紅樓夢》都沒讀過,所以他發(fā)憤圖強,力爭上游,一本接一本的讀書,他還學他們班的“書蟲”王強一樣,把學校發(fā)的20元一分為二,一半買書,一半買飯。大學四年,俞敏洪共讀了800多本書,他普通話不是很標準,但他每天早上都拿著收音機到樹林里練普通話和英語,練得嘴巴都磨破了。
從俞敏洪小學一年級開始,俞敏洪就一直幫班上打掃衛(wèi)生到大學四年級,他說為人民服務這種精神人人都要有的。他說他的成功是源于他有他的榜樣,他有他的理想和有與人分享,為人服務的精神,當然他也有刻苦耐勞、鍥而不舍的精神,才登上了成功的階梯。在他大學的畢業(yè)晚會上,俞敏洪對大家說了這樣一句話:“有些人以后會上哈佛、牛津、劍橋、耶魯這些學校繼續(xù)深造,雖然我到現(xiàn)在還是倒數(shù),你們都是人才,你們努力2019年做成,我就做20年;你們努力20年做成,我就努力40年,如果我失敗,我也不會氣餒,我會保持身體健康、身心愉悅,等把你們送走我再走!庇崦艉檎f他自己就像一只蝸牛,雖不像雄鷹一樣快的飛到金字塔頂端,但他會一步一個腳印,盡管中途會有磕磕絆絆,但他還是會登上金字塔,而且看到的風景和雄鷹是一樣的。俞敏洪這么刻苦,成功是理所當然的!
俞敏洪最后的成就是如此大,他付出的汗水也是和他的成就成正比的。我這點苦又算什么呢?而且:心若不死,就有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