驀然回首
夏天的假期,大家更喜歡去海灘,大梅沙也是如此。從早上六點開始,太陽就慢慢地從海平線爬起來,格外照顧這片勝地,美麗的海星和貝殼舒服地躺在像棉被一樣的沙灘上,海浪悠然地彈奏大自然的樂曲。那時,她還小,出現在這里。天真的眼睛和大自然的風景,盡管美麗不能永恒,但是這一刻可以盡情享受。沙灘上的小腳丫,第一個是她的,第二個是我的,最后交織在一起。朝陽的光輝披在我們身上,整個海灘只有我們兩個人。她身材嬌小,長發(fā)及腰,風吹飄動,明眸皓齒,可惜……看上去不怎么開心。
佇立了些許,她把眺望大海的眼光轉向我,訥訥地說:“請問你也是來許愿的嗎?”
“許愿?”
“聽媽媽說,把最真誠的心愿告訴大自然,愿望就會實現了。”
“你許了什么愿望?”
“不告訴你,說出來就不靈了。”
“我叫書羽,你叫什么?”
“也不告訴你。不過……下次見面可能會告訴你哦。”
她的神情,在我的眼里,像是沒有翅膀天使,帶來人間溫暖;在她的眼里,我是什么?我很想問,但是后來太陽越來越高,人也越來越多,她逐漸消失在我的視野里。在大家享受假期的歡聲笑語中,我也離開了。
若干年后,我的年紀越來越大,身材越來越高,遇到過各種各樣的人,見過各種各樣的事。只是那一次情竇初開,始終不忘。她的神情化作一團白色的火苗在我心里燃燒。每當看見太陽從海平線升起,我就會想:一個人在海灘吹著風玩沙子的小女孩現在長什么樣了?我當然知道相遇概率很小,而且見著也認不出來。因此我保持理智的頭腦,努力讀書,用知識之泉來熄滅這火焰。
考入重點中學后,開始學習古詩詞,發(fā)現文人俠客筆下有不少愛情故事。如,蘇軾“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說的不正是多情的少年和稚嫩的少女,早年的東坡先生是不是也偷偷喜歡過一個女孩?想到這里我不禁笑起來。再如,辛棄疾“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作者在找誰呢?驀然回首,原來你和我一樣習慣了獨處,習慣了在角落靜靜地思索。然而找到后立刻收筆了,接下來的情景留給每一個讀者肆意想象。我想,文學家的愛情觀一定非常別致,哀傷得讓人可惜、文雅得叫人羨慕。
放學后,我和同桌留下來值日。我同桌叫賈楚,比我大一歲,但是性格像女生柔弱,而且是娃娃音。雖然放學了,但是有不少人留下來自習,一有不懂的難題就跑來問我。這樣就好像是賈楚一個人在值日,不過他從不抱怨。有這樣的同桌,我很感激。不過我不比他閑,有的同學自習到很晚,我自然也走不開身。大人們可能不太會理解,我們這么努力是為了什么?每個人答案不一樣,而我的答案是:為了更清楚地認識世界,而能夠讀懂這些的就是知識。
回家后,賈楚打來了一個電話,說明天禮拜天一起去大梅沙吧。我馬上答應了,很久沒去玩了。晚上我把所有的科目學習完畢,然后躺在床上幻想明天去海灘的情景,不久就進入夢鄉(xiāng)了。
第二天,為了看到太陽從海平面出現的一瞬間,我很早就爬下床了。家里人睡著還正香,我小心翼翼打開門走向去大梅沙的道路。到那里之后,我發(fā)現有人比我還早,是一個女生,而且……她在哭。我不敢驚擾她,在二十米外看著。我想,她會不會是……在許愿。后來她注意到我了,然后把眼淚擦干。這時候我才走上去,她靜靜地站在那里,我們都沒有說話,這時太陽悄悄爬上來,溫暖這世態(tài)紅塵。也許是因為這曙光,她開口了:“你也在等人嗎?”
“是,我等我同學來。你在等誰?”
“我在等我的童年,但是它一直都不來。”
“把你的心愿告訴大自然,愿望就會實現了。”
“啊,莫非你是書羽?”
“嗯,我就是。”
這時,賈楚也來了。原來這女孩是賈楚的妹妹,叫健純。幾年前,他們的母親得了不治之癥,年幼的健純來到海邊祈禱母親早日康復,但是沒有如愿。兄妹倆從此沒了母親,雖然父親有經濟條件養(yǎng)活他們,但是有媽媽陪伴的童年時光一去不復返。
賈楚問,我們是怎么認識的。
健純說,因為媽媽寄托給我的心愿。
我說,因為美麗的風景和這一路陽光,生命或許短暫,但是絕不平庸。
高一:劉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