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的慰藉
斜逸叢生的草木,在黑夜中峭楞楞如鬼一般搖晃。好像有什么在呢喃,嗚咽而過的風(fēng),私語重重的枝葉,就算捂住雙耳,也聽得見,那樣似哭似笑的詭異的聲響。那時(shí)的鄉(xiāng)野之間還沒有路燈,青白色的月也照不進(jìn)濃密的黑影。驚恐、無助——我跑進(jìn)那個(gè)亭子中,在漫天草木隨風(fēng)搖擺的時(shí)候,只它,靜靜地,不曾偏移。四周的蛙鳴蟲聲壓抑而興奮。
迷糊中,有外婆的聲音:“這孩子,終于找到了……”是年我五歲。
多年后,六月的雨,還未褪去綿綿的春意,卻也摻進(jìn)了夏日的躁意,空氣微濕,呼吸變得濃重。雨天的世界顯得光怪陸離,車駛過都市長(zhǎng)街,游離的喧嘩,心中不免多了幾分煩躁。
轎車駛在熟悉的路上,青灰色的天空下一切都籠上了一層冷色調(diào),抑郁的綠,黯淡的紅,像是宣紙上暈開的墨點(diǎn),層層灰冷。雨點(diǎn)在車窗上留下一致的傾斜直線,像是道道淚痕,車外的世界變得支離破碎。
驀地,就在一個(gè)轉(zhuǎn)彎后,眼簾中出現(xiàn)了一抹清麗的顏色。一座黃木梨色的亭子。四個(gè)檐角微微上翹,似輕輕勾挑著云絲,四方為四根圓柱所支撐,筆直地矗立著,不見傾斜。無匾無名,卻渾身流淌著古韻。
江南煙雨中的亭子顯得朦朧,卻又更加典雅;覞睦涔鉀]有讓它變得陰郁,只是更加柔和,在這潑墨山水畫里,點(diǎn)染出絲絲暖意。雨水順著檐角流下,亭中暫駐著幾只避雨的鳥雀,安然閑適。
不禁微笑,是這座亭子啊,年歲似是讓它更加古樸,我卻不曾忘記在茫然迷失的黑夜,只有它那么溫和,像是精致的剪影,給我慰藉。
它曾目睹江水東流,它曾觀望星月皎潔,它曾看慣生死離別……那一絲絲的感悟都沉淀在它逐漸蒼老的容顏里,愈發(fā)凝練,在空氣中散出古韻的芳香,在雨天默默觀望這世間。
若它為人,定是目藏星辰的智者,擁有慈祥安逸的神色。
煩悶散去,心中多了些暖暖的感動(dòng)。在所有物是人非的景色里,我最喜歡這座亭子。洗盡周身鉛華,給予我慰藉。心靈的慰藉,永遠(yuǎn)散出溫暖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