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硬與柔軟
在暮色的海邊,一位老人正弓著腰拉扯著漁網(wǎng)。周圍很靜,只有海浪擁擠沙灘和海鳥私語的聲音。風不響,聽得見太陽一點一點地滴落。夕陽將墜未墜,余暉將他的周身涂滿金色,與他終日風吹日曬的紅銅色皮膚相融,也給身邊的舊船籠上一抹柔和的光,還有那張卷攏起來、用面粉口袋補了又補的船帆。
他,看上去瘦骨嶙峋,后頸上凝聚了深刻的皺紋,兩邊臉上長著黃褐色的斑,那是長年累月在太陽下暴曬的緣故。因為終年要收放繩索對付大魚,他的兩只手上都留下累累傷疤,但是沒有一塊傷疤是新的。那些傷疤年深日久,變得像沙漠里被風侵蝕的巖石一樣。
他身上的每一部分都顯得老邁,除了那雙眼睛,像海水一樣藍,是愉快的,毫不沮喪的。
他孤獨,他倔強,他樂觀而且單純。
每天回到自己的窩棚,他總習慣性地望向墻上那幅褪了色的圣母像,那是他妻子的遺物。屋角的架子上放著一張他妻子的照片,那不免讓他有時覺得自己孤單可憐。
但每到晚上,他總會在夢里回到一片海岸,夢見他少年時代去的非洲和那些寬闊無邊的金色海灘,海灘上的獅子在玩耍,還有陡峭和綿延起伏的大山。
望著月光醒來,想想自己,已經(jīng)八十四天了,沒有打到一條魚。
八十五,是個吉利的數(shù)字,他對身邊陪伴自己的孩子說:“說不定今天我會打到一條大魚!
于是他撐起破帆,出海了。
一路上,面對自己喜愛的時而溫柔時而狂野的大海,他的思緒總在飄浮。
他和鳥兒說話:“你多大了呀?”“這是你初次的遠游嗎?好好休息一會兒吧,如果樂意的話,請到我家去吧!”
又常常感慨,鳥兒的日子過得比自己還要苦,為什么上帝有時候這樣殘忍,把鳥兒弄得那么柔弱,那么纖細呢?
他饒有興致地看著從海里跳出的各種魚兒:旗鰍、大海豚、青花魚……每一次看到,他都會像一個天真的孩子,開心地大笑起來。
也就在這次出海,他打到了一條他從未見過的大魚。
十八英尺長,大馬林魚。
在剛剛捕獲這條魚時,他很開心,因為大魚能幫他賺到很多錢;后來他開始漸漸佩服馬林魚和自己斗爭的智慧和毅力;最后,他對它的死感到難過。
就在他將戰(zhàn)利品帶回家的路上,鯊魚群開始向他的獵物發(fā)起攻擊。老人下定決心要跟它們斗到底。他不惜拿出血本,動用手頭所有的武器去敲打迎面而來的鯊魚。他滿手血污,疲憊不堪,一點力氣也沒有了,而且魚叉被帶走了,刀子折斷了,還有許多鯊魚不斷地來圍攻,但他仍然堅強不屈地支撐著。他在心里說:“只要我有槳,有短棍,有船把,我一定要想辦法揍死他們!
當他的小船終于在深夜駛進小村的港灣時,他已經(jīng)太累了,再也無力支撐自己,沉沉睡去。
第二天,人們對著那副十八英尺長的骨架,驚嘆著那條魚漂亮的尾巴。
這時,他又夢見了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