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關于我的家風故事作文
【篇一】
家風如一杯酒,清香甘冽;家風如一壺茶,醇厚芬芳;家風如一朵花,馨香撲鼻;家風如一張畫,連城之璧。俗語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一個良好的家風就是一所好的學校,它通過日常生活影響著我們的心靈,是一種無言的教育。我們家有三風:善良之風,孝順之風,勤儉之風。
我家的善良之風。媽媽常說:“善良是心靈的燈盞,能引導迷路的孩子前行”前年的一個星期天,我和媽媽去春天服飾里給我買了一件新毛衣,然后又去超市買了一些零食。在回家的路上,我們遇到了一個跟我年齡相仿的孩子,不過跟我不同的是他患有小兒麻痹癥,當時的他穿的破破爛爛的,還在馬路邊上到處乞討。我看他好可憐,正準備給他分點零食吃,媽媽卻什么話都沒說,直接把口袋里僅有的二百多元錢遞給了那個孩子,還把給我買的零食和毛衣都給了他,并對他說:“孩子,買車票回家吧,別讓爸爸媽媽擔心啦,家里再窮,也是家!蔽矣浀卯敃r那孩子哭的好傷心,直對著媽媽鞠躬說:“謝謝,謝謝”,后來,我在街上再也沒見過那個孩子,我想他一定是回家和爸爸媽媽幸福的在一起了。
我家的孝順之風。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孝順是每個中華兒女都應該必備的傳統(tǒng)美德。在家里,我孝順我的爸爸媽媽,每天,我會在課余時間幫他們干點力所能力的活,晚上給他們捶捶背,倒點熱水泡泡腳。我孝敬我的爸媽是因為他們的言傳身教,多年來,爸媽十幾年如一日的孝敬爺爺奶奶,記得奶奶生病住院時,爸爸媽媽衣不解帶的侍奉在病床前,他們是遠親近鄰們公認的好兒子,好兒媳。
我家的勤儉之風。我們家勤儉節(jié)約的宗旨是:該花的錢一份都不能少花,不該花的錢一份都不能多花。比如我要買學習用具或者課外書籍,媽媽總是給我足夠的錢,讓我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課外讀物。在我看見同學新買的玩具羨慕的眼神時,媽媽教育我:好鋼用在刀刃上,這些錢可以給你買好幾箱特侖蘇了,別和同學比吃穿玩,要比比學習。
家風如春雨,潤物細無聲,隨風潛入我的心靈。父母給我留下了這么豐厚的精神財富,我一定會努力的將我家的家風世世代代傳承發(fā)揚下去。
【篇二】
今年春節(jié)期間,看到央視記者在做一項非常有意義的調查,他們在大江南北,對不同年齡,不同身份的人都會問“您的家風是什么?”不同的人回答當然也是千差萬別的?粗恳黄谡{查,雖然沒有記者采訪我家,但是我也開始自問自己,我家的家風是什么?帶著這個疑問,我去問了年近八旬的奶奶,奶奶告訴了我,我家的家風是什么。
奶奶給我講了個她們時代的故事,在我爸爸和我爸爸兄弟都很小的時候,由于社會正處于貧窮時期,食物極度匱乏,爸爸的爸爸,也就是我的爺爺要養(yǎng)活好幾個孩子,更是難上加難,爺爺經常早出晚歸,才能勉強糊口,別說吃好的了,能有點填肚子的食物就不錯了,奶奶說,現在的孩子不知道啥叫餓,你爺爺那會不知道啥叫飽,爺爺常常為了讓爸爸和他的兄弟們能多少補充點營養(yǎng),會把攢下的白面給他們吃,自己吃的是粗糧,在那個時代里,白面可是奢侈品,有一次,爸爸問爺爺,你怎么不吃白面呀?爺爺對他的孩子說,我胃不好,不愛吃白面,吃了不舒服,給你們吃!爸爸和他的兄弟們那會太小了,不會理解爺爺的意思的!最后爺爺因為天天吃那些粗糧,得了胃癌去世了,后來爸爸和他的兄弟們知道了那句話的真相!奶奶講完這個故事后,我眼睛濕潤了,我理解了愛怎么樣傳承的,無私的愛無關歲月苦難,無關時間空間!
聽完這個故事,我也想起了在自己成長歲月里發(fā)生在身邊的家事,讓我逐漸得領悟了自己家的家風。這些年每年三十兒,爸爸都會去邀請一個人過年的左右鄰居,親朋好友,即使陌生人,會真誠的把他們邀請到家里來一起過年,我很是不理解,大過年的,本是家人團聚的日子,不是家人坐在一起好像不自在,爸爸最后看出了我這點想法,他告訴我“在一起圖個熱鬧,多雙筷子的事,人要有愛心”隨著歲月的積淀,越來越理解爸爸的話,不管在哪里,不論做什么工作,一定要心中有愛,相信愛是可以傳遞的,就像我家每年三十兒都有不是家人的親人來我家吃飯,和他們一起微笑,碰杯,已經成了一種習慣,今年也不例外!
后來我又問媽媽,我家的家風是什么?媽媽因為不善言語,并不能準確表達她的理解,但是媽媽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印在我成長的記憶里,媽媽在家總是全家第一個起床的人,睡的總是最晚的一個,以前爸爸上班,我上學,她總是按時給我們做好每一頓飯,從來不會怨言,不會煩惱,每一次她都是全家最后一個吃飯的人,她的淳樸、善良多少植根在兒女的心里。
聽完那個時代的故事,回憶起成長中的事,我逐漸理解了我們的家風是什么,爺爺用有限的生命詮釋了無私的愛,并把愛傳遞給我了我的爸爸、媽媽,爸爸,她他們用行為教導我們做一個善良的人,傳承那歲月沉淀下來的精神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