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世·民無志
仕治國心不安民,欲官入功名,若非也,則驕矜;行乃是德失,思為過。
——題記常人嘆:“生來此世何以致志,今昔無為碌碌忙,怎苦待年長白頭!再悔悟,哀音漲調(diào)似曲悲情。
早年華發(fā)濃郁,朝氣蓬勃之時(shí),離眾生所為之甚遠(yuǎn),仍不以為然,續(xù)紈绔,天下胡作且瞞家道也,即掩耳盜鈴。既無可信奉,目語無人亦無尊長,甚口無遮攔出狂言:”儂之意,貪腐隨性,何人相勸,即大義不道;君懼誰?君所愿,唯恐天下不亂!“聽罷,旁人應(yīng)曰:”來者何人?如此放誕無禮!“當(dāng)軒昂者獄省,數(shù)年內(nèi)不能出,處分家事。
以示朝廷肅立之威,豈能受雜人亂治,勿以身貴而可法。此時(shí)不理,豈可為官登大雅之堂,仕者矣:驕矜則行,若非分內(nèi)之事,外復(fù)亂,有人橫,吾亦不必管矣。明理者均知其意:此言甚是荒繆,為一朝士,豈能無官于身則縱,使賊任意行惡?官由本位得失,喪自身憐憫之善,若眾官仿之,天下豈不亂?何以論人無大志,且胡亂而無作為?與其怨天,不若治世之風(fēng)。
天下之官以不正之心治物,民必?zé)o大志,事末利及——后記
高一:余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