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誘惑
生于五光十色的世界,各種絢麗色彩撲面而來,令人目不暇接,令人不知所措,令人彷徨。因而,我們應(yīng)該拒絕誘惑,還自己一個真實。
誘惑,對每個人而言,許是不同的,但卻相差無幾,大多是名利,亦或是美女等喜好。拒絕誘惑,往往體現(xiàn)了一種靈魂的高貴。試想,一個可以居高位,享厚祿,整日錦衣玉食,兒孫富貴的機會放在你的面前,又有多少人不會為之心動呢?而林和靖沒有這樣做,而是選擇攜妻歸隱,香茗鶴鳴,一聲“無求”道破心境,吟出“疏漏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钡那Ч沤^唱,在滾滾歷史中留下不朽的一筆,這樣的靈魂也在人們的心中留下不滅的印記。
拒絕誘惑,是對人性的考驗。當(dāng)一個人在面對死亡時,求生的欲望往往是致命的誘惑?v觀歷史上改朝換代時,有多少人在生命受到威脅的情況下屈服,懷揣著他人賜予的承諾,在世上茍延殘喘,受盡后人的唾棄。而文天祥在面對敵人開出的生命和利益的誘惑下,毅然選擇了拒絕,鑄就了鐵骨錚錚的英雄形象,贏得了后人的尊敬和不朽的靈魂精神。這種華夏精神,被人們紀(jì)念和延續(xù)。
誘惑,往往也是成功的障礙,是成功的道路上潛在的危險。洪秀全農(nóng)民起義和兄弟同生死共患難,打下江山,卻和兄弟自相殘殺,最后因貪圖享受而滅國;王莽辛苦打下江山,卻被糖衣炮彈,封建王權(quán),貪圖享樂而滅國;鰲拜,唐朝皇帝李治,唐朝皇帝李隆基,陳世美等。都因拒絕不了誘惑最終自毀滅亡。
拒絕誘惑,便是選擇了一種人生,這樣的人生也許會是平淡無奇卻無愧于心,活得灑脫自在,猶如與君子同席,共同品嘗香茗,靜聽雅致琴音,笑談人生,共觀花落,同看細雨;而選擇接受誘惑,便是選擇了另一種人生,這種的人生也許會是風(fēng)光無限,卻也失去了高貴的資格,失去了高貴的靈魂,并且就像與小人某事,時時擔(dān)憂,時時警惕,生怕哪一天“屬于”他的東西會被他人奪走。
選擇抵制誘惑,拒絕誘惑,你也就成功一半;而選擇拒絕誘惑并能一直做到,你也就還自己一個真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