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之深
古往今來,似乎人們就尤其看重歷代圣賢,孔丘、老聃、南懷瑾…無一不是在道德上有所超越的人,在常人眼中看來,做一個道德高尚的“圣賢之士”似乎難于上青天,因為他們都離我們太遠、太飄渺?晌乙f的是,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其實非常簡單。
自古便有匡衡鑿壁借光的故事,回溯曾經(jīng),歷史上向學的文人實在是不可勝數(shù)。可倘若問他們?yōu)楹未税阆驅W?答案不外乎便是為了國家,為了成就一番大業(yè)。這是否也是今人在評判古人性情時總要強調他們具有高尚情操的原因呢?勸學中有云:“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這知明而行無過已!睍呵也徽f善于反省,博學是做到高尚的第一步,人因熱愛學習而看的更加長遠,從而變得高尚起來。
做一個向學的人吧,豐富的涵養(yǎng)會讓你擁有高尚的情操。
或許并非每個人都有成為學者的天賦,雖說自古以來,在學術上成就了一番事業(yè)的人有太多太多,但相對于那茫茫人海,終究只是鳳毛麟角。更廣闊的人群是那最普通的勞動者。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痹谖铱磥恚瑒趧硬粌H僅是對于技術的磨練,更是一種對于祖國的默默付出。愛崗敬業(yè)的勞動者們每時每刻都在為這個社會傳遞著滿滿的正能量,而像警察、法官這樣的置業(yè)則更是祖國、社會的良知。我不免又想起那些在貧困山區(qū)支教的青年們,他們有的,不僅是一顆熱愛勞動的心,更是一種對于社會的無私奉獻。
做一個愛勞動的人吧,感人的經(jīng)歷會讓你懷抱人世的溫馨。
倘若上述兩點都顯得太過于平凡,那么接下來的一點則更是在平凡中凸顯偉大。不妨想想曹植的“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想想吉鴻昌的“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想想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想想陸游的“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面對祖國的危機,又有誰不是懷著一顆熾熱的愛國心?又有誰不是像聞一多那樣“嘔出一顆心來”?是否又因如此,他才擁有了過人的膽識,才擁有了高尚的道德呢?只因為祖國,你在我心里;蛟S我們現(xiàn)在尚且做不到為國而捐軀撒血,但最起碼我們可以做到珍惜,做到熱愛,從愛自己開始,從愛他人開始,盡我們僅有的力量去愛它—我們的祖國。
做一個愛國的人吧,滿腔的熱血會讓你擁有過人的膽識。
向學、愛勞動、愛國,這又何嘗不就是社會上常教導我們的誠信、擔當、負責呢?如此看來,怎樣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是否已是顯而易見了呢?
做一個向學、愛勞動、愛過的人,做一個點燃向善之志、喚醒向學之心、探尋向美之徑的人,豐富的人生會讓你擁有超越歲月的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