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路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我們置身何處,而是我們該前往何方。
——題記
落花雨,似無聲。雨打滴,覺無意。浮萍若現(xiàn),不知去何去,湖畔青石板上,執(zhí)劍之人又該往何地?
又現(xiàn)陰綿日,猶是三國時?嘈闹,天不負(fù)。背井離鄉(xiāng),受盡囚苦之屈。甲待廢,劍將頓。該將何如?失節(jié)操?為泄物?委屈膝下為安逸?此番,何人知曉孤王苦,又何顏再見越國父老?吳王!吳國!心頭之恨此些恥辱必還之!定不讓越國千秋送于孤王之手,孤定會東山再起。
終到歸來日——回越地,嘗苦膽,臥薪寐。銘記當(dāng)初日。故而,察民情,納賢才,招兵買馬,終日自耕而食,麻布裹身,只求勵精圖治。寶甲終又戾,寶劍亦削鋒,自是三關(guān)時,烽火狼煙,血染疆土,滅吳軍,封國疆……留下“苦心人,天不負(fù),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的千古佳話。
人生,本就該似越王勾踐這般——逆境中,莫放手,莫猶豫,堅定信念向前。必當(dāng)開闊大道任去之。
書生意氣,執(zhí)筆如劍,待出鞘——光芒回現(xiàn)。
信手翻卷,覽古今。猶見古人三更燈火時,依是朗朗讀書聲?蓢@!時光似離弦之箭——無回日。今已而立,卻仍是文章平平,該將如何?是這般自甘平庸,安適自得?男兒心懷天下,只為一展鴻鵠之志,提名于丹史之上。決心使之,前生書稿盡毀之,自此發(fā)憤苦讀,只為尋其志……
待“劍”出鞘,筆厲鋒芒,孑孑傲立,一筆便已安天下。
人生,本就該似蘇洵這般——在自省中,勿茍縣城,勿怠情,堅定進取,開闊大道必將現(xiàn)光明。
古訓(xùn)來云“欲則利,不欲則廢”。人生如若無一絲一毫的“欲”,又談何理想?談何期望。望今之社會,有太多紛擾,太多困惑。其中之“欲”有則難以辯之。故因勤思,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通過學(xué)習(xí),得知我們所需之“欲”。若無“欲”,無以可求,試想:“漫漫其路,你所向,為何?你之茍活又謂何?
名與利,皆是身外之物。而卻時常有其方向?qū)ぶ。便忘其本心,忘卻自我,使其深陷其中,難以自拔?酌饔性疲骸胺堑礋o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
人生,因?qū)て湟妗坝,但因——在“欲”前,勿貪嗔,勿忘我,在靜心,尋其心中足以致學(xué),尋其方向。
“學(xué)”為易事,實則非然。
或許太過于低頭前行,只想著些無法得到的事物,但卻又不知那是何物……只得停下匆匆腳步。在這交叉口前茫然無措著……看著眼前一位位“古人”似是在躊躇著,但又很快堅定向前。
可是看見“守正直而佩仁義”的信?這可也是我心所向?信為本,人之本。嗟嘆,愿信是我尋。
順其自然,樂其山水,自由歡兮,盡興樂之,觥籌交錯,舉杯邀月,問其宮娥,該為何年?原此自由也為我所求。
“男有份,女有歸”人盡其力,安居樂業(yè),黃發(fā)垂髻,怡然自樂。這份安定大同可亦為我心之所向?……悠然間,竟發(fā)現(xiàn)吾之所尋原是此番。
許是交錯過多,選擇過多,讓人變此般迷茫,躊躇不前,但無論何如,總得越過交錯、崎嶇,向彼方前進。
人生——無措中,且莫徘徊,僅需跟尋其本心,你看這光明大道可已大亮?
青石畔上,云稍雨霽,五光乍現(xiàn),一人悅之,原該去往湖畔對岸,執(zhí)劍欣然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