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心靈的凈土
崔瑾哲
“我祈禱擁有一顆透明的心靈,和會流淚的眼睛。”搖滾樂隊逃跑計劃在歌中這樣唱到。是啊,人們總是會在匆忙地追名逐利中讓自己的心靈蒙塵,以至于再也無法找回那個最初容易被感動的自己,在心靈中留有一塊未曾污染的凈土,保留一顆透明的心靈和會流淚的眼睛似乎成了人們的一種奢望。
當今,一些東西不斷地被發(fā)現(xiàn),一些東西同時又在不斷地被放棄,現(xiàn)代人原本是想扔掉沉重的精神包袱輕裝上陣,前進的快些,殊不知放棄單純放棄同情心也就意味著放棄人類的獨特性與崇高性。是的,只有單純和同情心的回歸,我們才能擁有一塊建構(gòu)豐富多彩的心靈世界的奠基石,否則,我們永遠也找不到人生旅途上躲避風雨的屋檐。
守護心靈的凈土,找回自己內(nèi)心的純凈。
田園詩人陶淵明入仕之后便覺自己與世俗格格不入,做官進爵并不是他一生的追求,他遵循自己內(nèi)心的召喚,毅然歸隱山林,回歸內(nèi)心的純凈,不管外界有多大的壓力,都能:“心遠地自偏”。林清玄說:“要永遠想到預(yù)期的美好,就像春天想到百合,秋天想到芒花。”林清玄作為一名學(xué)者,曾奔走在功利世界,但他最終看淡了這一切而遁入佛門,他保持了生命的本真和內(nèi)心的純凈,他沒有為功名利祿所累,最后,他放開一切束縛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快樂,守護了心靈的凈土。不管是陶淵明或是林清玄,他們都有自己對生命本真,對內(nèi)心純凈的執(zhí)著追求,他們的人生道路其實很自然,生命本來就應(yīng)該這樣,保持一顆透明的內(nèi)心,心懷對自然感動和對弱者的同情,我們就可以守住自己內(nèi)心的那一片凈土?墒侨藗兇蠖嗲宦傻貫榱斯γ撏泝(nèi)心的追求,為自己心靈蒙塵,從而都走上了奔忙擁擠的道路,于是,陶淵明和林清玄這樣的人就顯得很獨特了。
守護心靈的凈土,找回對其他生命的同情心。
生命對生命的同情,多么普通的情感,現(xiàn)在仿佛成了稀有之物。從小悅悅事件到校園兇殺案,從假藥假酒到三聚氰胺,一件件血淋淋的事實讓我們不得不深思,是什么,讓人們?yōu)榱四撤N利益和原因竟然如此漠視其他人的生命?究其原因,我認為,是人們同情心的麻木和缺失所致。出家人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掃地不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照紗燈”,在他們的世界里,世間萬物都是有生命的,對于那些比我們?nèi)跣〉纳,我們理?yīng)富有同情心。
誠然,放棄追求一切世俗上的東西也許不現(xiàn)實,但是,我們?nèi)绻麖恼一貙儆谧约旱谋菊骈_始,從關(guān)心同情他人開始,從為他人的不幸流下一滴眼淚開始,那么,守護住心靈的一小片凈土,應(yīng)該是不難做到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