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有關(guān)霧作文:霧里登泰山
泰山的霧給了我一種神秘,給了我一個想像,給了我一份好奇,讓我在霧中登攀、穿梭,去欣賞東岳獨有的風姿。高二有關(guān)霧作文請看下文。
高二有關(guān)霧作文:霧里登泰山
我在西部連綿的山區(qū)生活了二十多年,我所工作的地域長蛇嶺海拔在千米以上,每逢春秋兩季陰雨天時,這里的霧隨時都會遮掩了蜿蜒的山路,起伏的山嶺,白茫茫一片,揮都揮不去的。我也曾遇見過甘肅麥積山的霧,那霧,有種柔情,時淡時濃,為天水名山添了不少的美景,被譽為“麥積煙霧”,列入“秦洲八景”中的一絕。而我遇到的這些霧,與享有文化之山的東岳泰山的霧不同,泰山的霧,似乎有一種男子漢的氣派,說來既來,說去就去,儼然一個匆匆的過客。泰山的霧給了我一種神秘,給了我一個想像,給了我一份好奇,讓我在霧中登攀、穿梭,去欣賞東岳獨有的風姿。
從登山盤道的起點一天門開始,透過薄薄的霧,我在山體上看見許許多多古今名人的題字,使我從中看到了東方文化燦爛的人文遺跡。諸如“天下奇觀”、“登高必自”、“若登天然”、“冠蓋五岳”、“曲徑通幽”、“天下第一山”、“逍遙游”、“峻嶺”、“天空”等題字鑿刻在山體上、巖石上、石碑上,字體風格各異,蒼勁有力。
在萬仙樓北盤道西一突兀的巖石上,刻有“蟲二”兩字,據(jù)說此兩字還有一個古老的傳說:光緒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濟南名士劉廷桂攜同友人一起登游泰山,至此,見蒼松翠柏綠遍溝壑,山清水秀一展風姿,景色醉人戀戀不舍,劉廷桂便獨出心裁寫下了“蟲二”兩字,他把“風月”兩字的邊框去掉了,意在風月無邊,盛贊這里的自然風光。 我們大汗淋漓地來到了十八盤,透過濃濃的霧,隱隱約約地看到了南天門。我們在霧中艱難的跋涉,穿過南天門,來到約有一華里長的天街,在匆匆而來、匆匆而去的霧中盡情地欣賞郭沬若筆下的“天上街市”。天街北依懸崖,南臨深谷,于霧中時隱時現(xiàn)。過去,天街的懸崖之下盡是茅屋,茅屋的主人經(jīng)營著飯館、茶社、客店,招牌盡是些木雕棒槌、金鐘、木碗等實物,用來招纜生意。而如今的天街,除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建造的“天街”石坊記錄著昔日的景觀外,天街今非昔比,這里的道路平緩、樓閣毗連,門匾均為名人題寫,游人不斷。 伴著濃霧從熙熙攘攘的天街而過,又有許多的名人題字刻于巖體,“壁立萬仞”、“置身霄漢”、“五岳獨尊”、“河山無限”、“昂頭天外“、“五岳獨秀”、“霧峰”、“天下第一山”等贊美泰山的字跡隨處可見,陳毅的“泰岳高聳萬山從”、鄧穎超的“登泰山看祖國山河之壯麗”、彭真的“山高望遠”、徐向前的“登高壯美天地間”、劉海粟的“云!钡雀骶唢L格的題書,簡直把個泰山搞成了個摩巖石刻之山。泰山還有孔子、司馬遷、李白、杜甫等歷代名人的登臨遺跡,也有陸機、蘇東坡、李白等文人的抒懷題詠,而且還圍繞著泰山演生出許多名詞名句,諸如“穩(wěn)如泰山”、“泰山北斗”、“泰山壓頂”、“國泰民安”、“重如泰山”等等,簡直讓泰山成了一座神山,一座圣山、一座文化山。 當我們登臨到泰山極頂時,霧已散盡,陽光燦爛,站在山頂,我真正體會到了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詩句的含義。泰山極頂,又稱天柱峰,因建玉皇廟而故稱玉皇頂,這里海拔1545米,是古代帝王柴望和登封泰山的地方,據(jù)記載,泰山被歷代帝王所重視,每逢登基慶典,必來泰山祭天表功,行封禪禮,僅上古時代到泰山封禪的就有七十二君。置身此處,可觀賞“旭日東升”、“黃河金帶”勝景。在極頂西北不遠處,有一形似老叟的巨石,上刻“丈人峰”三字。據(jù)傳,唐玄宗封禪泰山時,命張說為封禪使,封禪完畢,其婿鄭鎰由九品升為五品,玄宗怪而尋問,鄭鎰無言以答,便有人說“此乃泰山之力也!
”,丈人峰也因此而得名,后人遂把丈人稱為泰山,又因泰山為東岳,也稱丈人為岳父。 下山途中,我翻看著有關(guān)泰山的簡介,不仿摘此:泰山,古稱岱山,又名岱宗,號稱東岳,為我國五岳之首。泰山風光優(yōu)美,壑深谷幽,奇峰陡立,溪流瀑飛,古松爭奇,風云變幻,神秀莫測,四季景色,變化萬千,為旅游勝地,1987年被聯(lián)合國確定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chǎn)。 霧里登泰山,欣賞石刻,追尋傳說,自有美的享受。
高二有關(guān)霧作文就到此為大家介紹完畢了,希望能夠?qū)δ愕膶懽饔兴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