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風破浪會有時作文1000字
“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曾幾何時,錢塘江上與潮相搏的少年仍踏于浪頭。上至越王劍清光凜冽,下至尋夢中國,無數(shù)的思想?yún)R成奔涌的潮水,踏破天邊,綴于長空,熠熠閃光。
江南水土溫柔是自然,不然何以養(yǎng)出吳儂軟語的美嬌娥。然這方水土亦養(yǎng)出多少英豪。“有志者,事竟成,三千越甲可吞吳。”獵獵的風刮起越王的袍,他的眼前仍懸著那苦膽,苦澀于唇間化為堅毅。唯有忍耐與堅持方能戰(zhàn)勝一切,這是吳越大地給予這位帝王的,他于此間成就天地。
伯安先生倡“致良知”,提“知行合一”,他少年出仕,政績無數(shù),但最為珍貴是其風節(jié)。“知是行之始,行是始之成。”他格七日七夜的竹只為判“格物致知”之正確與否,其精神何嘗不值得學習?這鐘靈毓秀的江浙大地予他成長,望其成才。
張橫渠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此與亭林先生的“經(jīng)世致用”不謀而合。少年郎學天文地理學縱橫捭闔全為一腔熱血付與國家。魯迅先生早年學醫(yī),為治國人之疾,后棄醫(yī)從文,以筆為矛,一間小小的斗室生了多少檄文,猶如長鞭打醒了多少愚昧的國人。會稽郡小,卻養(yǎng)出了一批批志士仁人,所學所用皆是為國家的新生。
然偉人言“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舊時的精神今日被賦予新的時代意義,宛如兵傭灌注靈魂,重新煥發(fā)生機。多少浙江人憑著先輩的精神,披荊斬棘,開出一方新天地。從前,溫州的皮鞋被視作劣質的代名詞,紙糊的鞋成了笑話,然憑著務實踏實的精神,他們銳意進取,終贏回了那塊金字招牌。當信息化的浪潮席卷中國時,浙江人因著“立在前列,勇立潮頭”的精神抓住了機遇,馬云,丁磊他們白手起家,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傳奇。
倘若說功勛是果,故事是葉,那這份精神便是根,這片養(yǎng)育的大地便是源,而滋養(yǎng)千年的文化便是源頭之水。
立于今日,站在嶄新的起點,抬頭是蔚藍的天,低頭是堅實的地,心中指引的是夢。于未來,該是秉著“紙上得來終覺淺”,學陸放翁的“絕知此事要躬行”。唯有腳踏實地方有一飛沖天的厚積薄發(fā);于生活,心中道德指引,手中道德實踐,唯有行與知相匹配,少年人才能邁得開腿,穩(wěn)穩(wěn)走上康莊大道,不甘人后,不爭人先,唯此方能燦爛走在前列;于夢想,周恩來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如今亦何嘗不是?“少年強則國強”,唯有將一腔才華注于國家,看到東方巨龍巍巍立于華夏大地,才算經(jīng)世致用。
長風破浪會有時,我們無懼無畏,以夢為馬;直掛云帆濟滄海,我們有膽有識,踏破蒼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