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與虛作文800字
橋上的路面總要分隔成一段一段的,如果太過“豐滿”,則會開裂,拱起;江河中的水太過“滿”,則會泛濫,溢出堤壩;同樣,人若是太過“自滿”,結(jié)果亦是可想而知。所以,去一份“滿”,留一份“虛”,便顯得尤為重要。
留一份“虛”,方可抵達(dá)成功的彼岸。東漢末劉備,一個編草鞋出身的人,后來天下大亂乘勢而起,憑所謂皇叔的來頭,求賢若渴,謙虛待人,三顧茅廬去請孔明,加上“五虎上將”的鼎力拼殺,于是他最終獲得了西川,爭得三足鼎立的一方大業(yè):清代蒲松齡,一介窮困書生,埋頭書齋,立志出版一部名動天下的神魔小說,開始時無半分頭緒,只因他懷揣著一份“虛”,在路旁茶攤搜集過路人講述的奇人怪事,于是他終得著成名作《聊齋志異》,名傳千古。追溯春秋戰(zhàn)國時代,齊桓公,即公子小白,當(dāng)初雖是一國之君,但它能留一份“虛”,于是他去征求鮑叔牙的意見用管仲,征求管仲的意見施政齊國,于是他去征求天下人的意見除去齊國的弊端,于是他成就了霸業(yè),成為春秋五霸之一……他們心中留了一份“虛”,所以他們成功了!
反之,過滿則溢。想當(dāng)初的清末帝王,是如何的志得意滿,自視為泱泱中華,天朝上國,豈可與西方蠻夷為伍?大清物華天寶、人杰地靈,西方蠻夷之物豈可與我相提并論?于是他們閉關(guān)鎖國,于是他們活在自己心中的“泱泱大國”之中,殊不知西方世界已開始工業(yè)革命、資產(chǎn)階級革命,而滿清朝廷已腐朽不堪,這個政權(quán)已積弊重重……海上一聲炮響,西方蠻夷帶著滿清大人們看不明白的巨炮轟開了大清的國門,變天了,一夕之間,風(fēng)云變色,國家被列強鯨吞蠶食,百姓流離失所,國不國,家不家……這是他們注定要承受的,這是為他們的“自滿顢頇”所付出的代價。
去一份“滿”,因而你變得更加清明,留一份“虛”,因而你學(xué)會去充實那一份“虛”。“虛”不可怕,只怕你志高意滿,以半壺水晃蕩,像一只氫氣球逐漸升空,逐漸膨脹,殊不知下一秒迎接它的便是死亡的洗禮。
想想我們內(nèi)心是否留著一份“虛”呢?若是沒有,請去一份“滿”,因此我們才會謙以待人,虛以接物,因此我們才會不斷地彌補自己的不足,因此我們才可在學(xué)業(yè)上更進(jìn)一步,在生活中得心應(yīng)手,才會在未來藝高膽大,放手拼搏,全力開拓,而不懼失敗。
去一份“滿”,留一份“虛”,虛懷若谷,開拓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