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材料作文: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閱讀下面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60分)
近一段時間以來,一間無人居住的房子的窗戶處,一只不知名的鳥兒總是每日準時光顧,遠遠望去,只見它站在窗臺上,不停地以頭撞擊玻璃,然后總被摘得落回窗臺,但它堅持不懈,每日總要撞上十來分鐘,然后又跌回窗臺,隨即離開。人們好奇心大發(fā),紛紛猜測它大概是為了時那間房間,而就在這鳥兒站著的窗臺邊,另一扇窗戶是大開的,于是,聰明的人們得出結(jié)論:這是一只大笨鳥。
有一天,好事者帶來望遠鏡,看它到底為啥這么笨:原來,窗玻璃上沾滿了小飛螢的尸體,那鳥兒吃得不亦樂乎!
眾人嘩然。
上述文字,引發(fā)了你怎樣的思考和聯(lián)想?請根據(jù)你的思考和聯(lián)想,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題目自擬;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襲,不得透露個人信息。③書寫規(guī)范,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高三5班張雅菲 指導(dǎo)教師:陳國勝
譏諷,在曾經(jīng)的曾經(jīng),我送給他們。謚曰:傻。
屈原,貴介公子,“楚之同姓”,在那個血統(tǒng)決定一切的時代,對屈原來說,富貴唾手可得,條件是,只要他的脊梁不要總是挺得那么直,甚至是,只要他的政治才華不要那么明晃晃的,刺射的其他人幾乎睜不開眼睛,就可以了。那么,他就可以坐享其成,盡享榮華富貴,甚至,位極人臣。但是,他不。“有路可走,卒歸于無路可走,屈子是也。”,劉熙載《藝概》這樣慨嘆,我卻直呼其傻。
李白,“千金散盡還復(fù)來”,“千金散盡”,“富二代”無疑。本來可以做個“啃老族”,安享尊榮。但是,他不。一入長安,二入長安,“力士脫靴”“貴妃研磨”,終于落得“此人固窮相”“非廊廟器”(玄宗語)的評語,“攀龍墮天”。“人生在世不如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真傻。
魯迅,毅然放下多少人夢寐以求的那把泛著金屬光澤的手術(shù)刀,脫下別人眼中艷羨不已的白大衣,走出仙臺,離開日本。無怨無悔地回到自己貧窮落后的祖國,來到自己早已敗落的故鄉(xiāng)。“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傻極。
曾經(jīng)的曾經(jīng),我不理解這些人。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但是,卻“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他們紛紛選擇“走異路,逃異地,去尋求別樣的人們”,卻是為何?
在富貴尊榮和辛苦奔波之間,他們居然選擇后者。為什么?
苦思冥想,在后來的后來,我終于理解了。他們,既是為自己而生,為家庭而生,同時,他們也是為國家而生,為民族而生。
他們擁有另外一個稱呼——士人。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xué),為萬世開太平”(張載語)
“無恒產(chǎn)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孟子語)
用自己的生命去堅持,用自己的鮮血去澆灌。到頭來,贏得微茫的希望。
誰傻?
我非子,安知子之樂?
惟愿,我能與你們同行,在將來的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