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海因茨為救妻偷藥”:法理之外,應(yīng)有人情
材料作文“海因茨為救妻偷藥”:法理之外,應(yīng)有人情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意大利某城市有個名叫海因茨的人,他的妻子得了癌癥,危在旦夕。該市有個藥劑師,研制了一種治癌特效藥,配制這種藥的成本只有200美元,但他要價極高,每劑要價 美元。為了買到這劑藥,海因茨變賣家產(chǎn),并且到處借錢,但最終只湊得1000美元。海因茨懇求藥劑師說:他的妻子快要死了,能否將藥便宜點(diǎn)賣給他,或者允許他賒帳。藥劑師拒絕了他,并且還說:“我研制的這種藥,正是為了賺錢”。海因茨沒別的辦法,于是在一個晚上潛入藥劑師的倉庫把藥偷走了,結(jié)果被警察發(fā)現(xiàn),抓進(jìn)警察局。
要求:①自選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biāo)題,文體不限。②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法理之外,應(yīng)有人情
李鑫
當(dāng)如海因茨一般的即將喪失生命中至愛之人的痛苦發(fā)生在我們身上,我們還能否在絕境時堅守法律的底線?當(dāng)昔日的溫暖被殘酷的現(xiàn)實撕裂,人心的訴求被利益之下的冷漠無情駁回,我們又會做出何種選擇?
海因茨選擇了偷竊,盡管他偷竊的是百般追求而不得的能讓妻子活命的藥,但畢竟這種行為已然觸犯法律。我們不能否認(rèn)海因茨應(yīng)該承擔(dān)法律公正的裁決,但我們不得不思索,到底是什么把一個一心一意只為讓妻子活命的人逼到了兩難的絕境,最終墜入了犯罪的深淵?
我想,促使海因茨違反法律的的推手是在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下忘記醫(yī)者仁心、懸壺濟(jì)世的如藥劑師一般的道德淪喪之人,是在“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自私風(fēng)氣熏染下的愈發(fā)冰冷無情的社會。透過海因茨的悲劇,我們應(yīng)該看到的是整個社會如毛姆所說的“不再愛人”的最大的悲劇,亦能感受到空有冰冷制度而人情缺失的無奈與悲哀。
孔子有言:“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的確如此,法理之外,應(yīng)有人情。社會需要法律的支撐,但畢竟只有法律,沒有人情的社會,法律極有可能成為如藥劑師一般的無恥之徒追名逐利的借口與庇護(hù),畢竟早已不是茹毛飲血的人類需要法律底線之上的精神的溫暖與道德的支撐。
是的,藥劑師沒有觸犯法律,但他見死不救的行為毫無高尚可言;路過躺在血泊之中的“小悅悅”的十七個路人沒有觸犯法律,但他們視而不見的冷漠讓整個社會心寒。很多時候,我們無法孑然一身,因此我們就無法只遵循法律的底線而忽略道義的心安,我們就無法只汲汲于自身的利益而忘記對社會的價值與奉獻(xiàn),畢竟一個由眾人的冷血堆積而成的良心泯滅,道義淪亡的社會是我們不愿面對的。
時任紐約市長拉古迪亞在一個為喂養(yǎng)三個孫子而無奈行竊的老婦被抓后,將錢放入禮帽中送給老人,多希望在海因茨入獄后能有更多人的救助讓他的妻子重獲新生,多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站出來伸出手拉住那些瀕臨深淵的人,多希望人情不再金錢的麾下茍活,多希望道義不再蜷縮在生存的角落,唯有這樣的社會才能讓我們少些弱肉強(qiáng)食的不安,多點(diǎn)相親相愛的溫暖。
法理之外,應(yīng)有人情。相信一個以道德與人情為支撐,以法律與公理為底線的社會才更符合你我的心愿與時代的需要,才能更和諧、健康、有力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