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光而生作文700字
陽光破襲萬物的那一瞬,便是鴻蒙初辟之時(shí),光造就了每一個屹立的王朝,也將多少志士仁人的一腔熱血滅為國殤。
引領(lǐng)著人登峰造極的是盛世的余暉,黑暗下的一切皆為涂炭生靈,茍延殘喘。
形體之外的光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向?qū)А2徽撌菄┟癜仓畼,還是細(xì)微至極的軟語,但凡是任何一個予人以向善之力的事物都是光。在它看似靜默的表象中,有著莫大的驅(qū)動力。
這是周身環(huán)境的力量。人的一生要有光,光來自紅塵。無論是愿在船頭煙浪上吹簫,還是敲一只瓷碗穿梭于大街小巷,抑或是站上高臺睥睨天下蒼生,任何選擇都脫不開光的引導(dǎo)。
然而蠟炬終成灰,日月也會沉沒,這世上有什么光不會滅?生逢亂世,獨(dú)守千里荒原的時(shí)代還少嗎?烽火狼煙,征戰(zhàn)沙場的黑暗有光嗎?因此,光是要由自己去尋的,黑暗是待人去沖破的。
古有王佐之才荀文若,傾盡一生去扶衰頹的漢室;亦有好漢聚義梁山泊,只為還天下一個太平;還有多少儒雅書生,舉觴飲月賦詩,終無法看慣”直把杭州作汴州”的悲劇……人同樣是向光而生的,無盡的暗影只會磨滅人的意志,啃噬人的魂魄,最后終不過淪為一具行尸走肉,無藥可救。
如何追光?如何同世塵斡旋千萬次后全身而退?心中也是要存有光明的。隱者是如此,水鏡先生道一句”臥龍、鳳雛”卻能名垂青史;志者亦是如此,季漢大將軍姜伯約為了心中的光而奮起浴血,令后世不忍苛責(zé);仁者更不例外,漢初三杰之一的張子房,出于亂世中,隱于盛世里,留下了千古佳話……這些人都是向光而生的。
每一個靈魂都是土中的種子,等待光明的來臨而破土而出;若是時(shí)運(yùn)不濟(jì)且命途多舛,不妨突破黑暗,拼得魚死網(wǎng)破,雖九死而猶未悔。光總是在那里,它給人以溫存,卻待人在奮起后追尋。它是盛世中寧靜村里的柳綠花紅,是亂世中給人最后一絲希冀的星辰。
向光而生,生而萬事皆心懷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