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shù)睦Щ?國慶六十五周年征文,附點評)
王亮
春風(fēng)吹綠了柳枝,秋霜染醉了楓葉。歲月,也把爺爺那滿頭黑發(fā)變得銀白銀白了。如今,爺爺已經(jīng)早過古稀,但身體依然十分硬朗,整天到晚總是閑不住,總愛收拾著他的那些“老古董”。在我們眼里,他那些“老古董”是一文不值;可在他心中,那就是他的命根子。
突然一天,爺爺好像失去了什么似的,急得直跺腳。后來才知道,爺爺發(fā)現(xiàn)很多東西不見了。
。ㄒ唬┦钦l拿了爺爺?shù)闹猩窖b
提起爺爺?shù)闹猩窖b,爺爺總是樂得開懷大笑。聽說爺爺?shù)闹猩窖b是當(dāng)年一個“下放”的讀書人送他的,爺爺穿起來可顯得精神了。聽爺爺說,這中山裝還是他和我奶奶的“大媒人”,奶奶第一次見面相中了他呢!在當(dāng)時,中山裝在人們眼中是高貴的,象征著知識,象征著地位。因此,爺爺一穿上那件中山裝就舍不得脫下。但因為時間的流逝,中山裝被無情的歲月尖刀劃破,最終,被歲月之風(fēng)吹走。終于有一天,爺爺翻遍家里的大箱小柜再也找不到他的中山裝了。于是傷心的爺爺冒出了一個想法:叫我陪著他到城里轉(zhuǎn)轉(zhuǎn),看能否再找到他心愛的中山裝。
來到大街上,爺爺被街上的成百上千間服裝店給驚呆了。“這么多賣衣服的!”爺爺驚奇的說著,叫我領(lǐng)著他一家一家地找著。這里的服裝樣式可真多啊!有西服,有運動系列服,還有休閑系列裝。這真使?fàn)敔斂粗刍ǹ潄y,但就是沒有他找的中山裝。
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一次又一次的堅持,在有這么多衣服的地方,卻沒有中山裝的容身之所,失望、傷心的爺爺終于困惑地問:“怎么不見了?是誰拿了我的中山裝。”
。ǘ┦钦l拆了爺爺?shù)牟莘?/p>
爺爺原來住的是茅草房,泥巴墻,土地面,矮矮的,窄窄的?稍跔敔斞劾,草房里能感受到家的溫馨,那墻上掛著的舊照片,讓人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那煤油燈發(fā)出的一閃一閃的微弱的光芒,讓人有一種魂牽夢繞般的感受。還有那門前的老柳樹下,更是充滿了孩子們的歡笑、鄉(xiāng)里鄉(xiāng)親們的問候。
近幾年,農(nóng)村的經(jīng)濟(jì)發(fā)展了,爸爸的生意興隆起來,家里的條件自然好了,我家也蓋起了二層小樓房。毛茸茸的墻壁變成了光滑滑的瓷磚,墻上的照片換成了液晶電視機(jī),五彩繽紛的花式燈取代昏黃的煤油燈。房中還多出了電腦、電冰箱等高檔物品。
爺爺也隨著搬了進(jìn)來,他的茅草房自然也光榮“下崗”了。起初,爺爺也十分高興,久而久之卻覺得渾身不自在,總覺得那草房中的味兒沒有了,天天又朝思暮想他那幾間破舊的茅草房。
爺爺想搬回茅草房了。
可是,當(dāng)爺爺又來到他的草房前時,原來的茅草房早已不見蹤影,卻只見一片綠油油的草坪了。爺爺轉(zhuǎn)來轉(zhuǎn)去,自言自語地嘆到:“怎么不見了?誰拆了我的茅草房?”
。ㄈ┦钦l推走了爺爺?shù)娜肆?/p>
爺爺有一輛很舊很舊的人力車。爺爺說,這是我們家的命根子、傳家寶,年輕時他就是先靠拉這輛人力車來養(yǎng)活我們一家人的。他還說,人力車不僅能夠養(yǎng)家糊口,而且還能廣交朋友,只要來坐人力車的人就可以與其談天說地。后來,爺爺老了,不拉車了,但我們家還專門留有半間小房子來放他這輛人力車,從不允許我們小孩子亂拉亂動,還不時地給我們講述他的人力車的故事。
有一天,爸爸買回了一輛“奔馳”,沒有車庫,怎么辦?乘著爺爺下鄉(xiāng)了,他的人力車庫順其自然被取而代之了,那件我家的傳家寶不得不被爸爸“革命”了。
爺爺回來了,看著嶄新的車庫,看著原來想也不敢想只有大干部才能坐的嶄新的“奔馳”,眉毛仿佛都笑了?墒,唉!自己的那張人力車呢?“汽車雖好,恐怕不能找到我年輕時的感覺啦。”他一邊走,一邊找,一邊嘀咕,“怎么不見了?是誰推走了我的人力車?”
(四) 是他,就是他!
是誰拿了爺爺?shù)闹猩窖b?是誰拆了爺爺?shù)拿┎莘?是誰推走了爺爺?shù)娜肆嚕?/p>
是他!就是他!
是他!他拿走了爺爺?shù)闹猩窖b,但帶來了的是更好的服飾,使我們更加溫暖,更加自信。
是他!他拆去了爺爺?shù)拿┎莘,但帶來了的是更美的大樓,使我們更加安全,更加安心?/p>
是他!他推走了爺爺?shù)娜肆,但帶來了的是更酷的汽車,使出行更加方便,更加快捷?/p>
是他!他帶走了過去的缺撼,帶來了現(xiàn)在的甘甜、未來的美好。
他是誰?他就是改革開放,他就是我們幸福奔小康的開始!
評語:
本文在構(gòu)思上以小見大,通過爺爺日常生活中的中山裝、茅草房和人力車的失蹤不見,體現(xiàn)了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反映了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國富民強(qiáng)的重大主題。內(nèi)容具體充實,避免了板著面孔說教的弊端。
文章標(biāo)題引人入勝。大標(biāo)題通過“困惑”二字引發(fā)讀者思考,使人不禁產(chǎn)生“解惑”的欲望,小標(biāo)題的三個問題,更讓讀者好奇心倍增,不知不覺進(jìn)入文中。且小標(biāo)題使文章結(jié)構(gòu)明了,脈絡(luò)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