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流而上,逆流而下
高一·1班 海和平 順,意味順從,逆,意為不順從。凡事皆有對必有錯 ,有上必有下,有成必有敗。然而,雖說順流而上,逆流而下,但也要看你如何順,你要怎么逆。 還記得,閑時在電視上看過這樣一個場景,一個穿著獄服雙手被緊銬的兒子,在向無邊牢獄生活邁出第一步前,面對淚眼婆娑白發(fā)斑斑的老母親,他突然瘋狂地掙開了管理人員的束縛,撲上去死死地咬住母親,并嚎叫著:為什么你不管我!我做錯事時你不打我?!沒錯,慣子如殺子。若母親沒有如此溺愛兒子,或兒子沒有順意而為、放縱自我,悲劇便不會釀成。由此,順不一定為上。 但是,對于身處班級、集體生活的我們,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同師長同學們相處時,都要講究和順從。像同樣遭受暴風雪的橡樹與蘆葦一樣,與之抗爭的橡樹雖然也能頑強生存,但卻付出了比蘆葦不知多多少的辛苦。我們不能逃避或避免困難,但可以化小它,進而解除它。老師們都常勸誡我們:順應(yīng)規(guī)律 的孩子一定會成功。通過多年學習生活的累積,不難發(fā)現(xiàn),成績好的學生前提是順應(yīng)學習的規(guī)律,聽取師長的建議,努力改正自己的。由此,順為上。 如我們所知,在過去黑暗的社會中,各個國家的許多科學家在堅持自己的理念,違背了某些信條時,他們的結(jié)局不言而喻。在國家和民族遭遇危難時,許多愛國人士的結(jié)局同樣悲慘,他們沒有做錯什么,只是未能乖乖順從。雖然有時犧牲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但這結(jié)局并不美好,由此,逆為下。 但是,貝多芬,他就未曾為命運嘆息,因厄運而低頭。但命運這只怪物無情地用大掌將他籠罩在陰影之下時,他毅然決然選擇了與之抗爭,與之對峙,用頑強的生命力砍掉了那魔掌,讓陽光重新溫暖自己。貝多芬用生命為世界譜曲,用音樂給世界歡樂,用精神讓世界銘記。他并非逆來順受者,但他亦是成功者。由此,逆 不一定為下。 隨風搖擺的小苗,在必要時亦需彎腰;巖石磚縫中的小花,在必要時亦虛與命運抗爭;活在這世上的你我,更應(yīng)學會順流而上何時是正確的,逆流而下何時是錯誤的。做個聰明人,做個會掌握順逆的人,這樣你會活得更輕松,更出色!
教者點評:本文論點鮮明,層次分明,正反對比自然顯明,論理脈絡(luò)清晰,舉例明白淺顯,是一篇較成型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