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化作一滴淚
淚,是情感最真切的表達,唯有它可以劃出實際上最完美的弧線。
感子龍
寒風(fēng)侵肌裂骨,血已染紅了你的戰(zhàn)袍。
你凝望著無際的沙場。多少人曾為了和平灑下汗與血。風(fēng)再次將你的戰(zhàn)袍吹得獵獵作響,你又一次蹙起了那斜飛入鬢的眉。耳邊絲絲縷縷的銀發(fā)遮掩不住歲月的痕跡,但你冷峻的臉仍讓曹軍退避三舍,你緊握你的劍,發(fā)出了心靈最深處的感嘆。
可最終,心中無限的期盼、感慨和無奈還是刻入了三聲“北伐”中,成了永久的遺憾。
可又有誰知道,我曾在你這個堅強的人的眼角痛心地流過。
嘆荊軻
“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
你帶著必死的決心與太子丹別于易水。
“為了天下的百姓,必須有人做出犧牲!
面對秦王,你心中燃起烈火。你強顏歡笑給貪婪的秦王展示著手中的地圖。
圖窮匕見,黎民百姓的和平生活近了!
你跳起來揮舞著匕首對著驚慌失措的秦王奮力刺去,卻被擋住。秦王抽出寶劍,砍斷了你的左腿。
失敗了。但你用盡全身力氣將匕首擲向秦王的畫面卻得到了永恒。
可又有誰知道,我曾在秦王冰冷的劍刺入你心臟時,憤怒地從你堅毅的面頰滑落。
悲天祥
是誰,發(fā)出“寧死不降元”的感嘆,猶似回蕩在耳邊?
是誰,用一生書寫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赤誠?
是你——文天祥。
你站在船頭上,狂暴的海風(fēng)掀亂了離你的衣襟。你緩緩回頭,遙望白浪無情地拍打著岸。國亡已成事實,家已不復(fù)存在。想到這里,你悲恨交加,一聲長嘆,被滔滔海浪埋葬。
你的情感,你的血,你的胸懷,全部融入了一首曠世的《過零丁洋》。
可又有誰知道,我曾無數(shù)次在無眠的對月長嘆的夜晚,溢滿你的心房?
此刻,我多想化作一滴淚,無奈著你的無奈,悲愴著你的悲愴……
(本文作者小胖,XX年11月)
媽媽點評:三位有淚不輕彈的英雄躍然紙上,他們愛家,愛國,愛和平,他們有心殺賊無力回天。他們的愛恨情愁都匯集于那一滴清淚。文章一脈貫通,大氣豪邁,不像出自女孩子之手。
不足之處在結(jié)尾,好文章的“豹尾”在這里似乎退化成了綿綿無力的“豬尾”,若加以改進,定能增色不少。